宋史纪:苏轼为翰林学士,尝宿禁中,召见便殿,太皇太《帝鉴图说》81烛送词臣

帝鉴图说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帝鉴图说

帝鉴图说 - 81烛送词臣

帝鉴图说

81烛送词臣

宋史纪:苏轼为翰林学士,尝宿禁中,召见便殿,太皇太后问曰:“卿今何官?”对曰:“待罪翰林。”

曰:“何以遽至此?”对曰:“遭遇太皇太后皇帝陛下。”

曰:“非也,此先帝意也,先帝每诵卿文章,必叹曰:'奇才奇才。

’但未及进用卿耳。”

轼不觉哭失声,太皇太后与帝亦泣,左右皆感泣。

已而命坐赐茶,撤御前金莲烛送归院。

【解】 宋史上记,苏轼在神宗时被小人排抑,一向贬谪在外,至哲宗登极,才取他做翰林学士。

宋朝翰林院设在禁中,每夜有学士一员轮流直宿,以备不时顾问。

有一一夜遇苏轼该直,哲宗的祖母太皇太后与哲宗同御便殿宣苏轼入见。

太皇太后问苏轼:卿如今做什么官,苏轼对说待罪翰林学士,谓之待罪者,说他不称此官,惟待罪责而已,谦词也。

太皇太后又问,学士是美官,卿一向流落江湖,怎能勾到此地位,苏轼乃归恩于上,说道:臣幸遭遇太皇太后及皇帝陛下见知,故得到此耳。

太皇太后说:非我用卿,乃先帝神宗意也。

先帝每读卿的奏疏文章,必赞美说,奇才奇才,不久先帝遂晏驾,故未及用卿耳。

今我用卿为此官,实承先帝之意也。

苏轼因此追感先帝知遇,不觉痛哭失声。

太皇太后与哲宗也相向而泣。

那时左右内臣,也都感伤流涕,太皇太后赐苏轼坐,又赐他茶吃,将退时,撤御前的金莲烛送他归院。

看那时人君接见臣下,问答从容,礼数款洽,蔼然如家人父子一般,所以为臣的感激主恩,不觉悲泣。

君臣间是何等景象,史称宋家以忠厚立国,又言其竟得尊贤敬士之报,岂不信矣。

【注】本则出自〈宋史·苏轼传〉。

先帝指宋神宗。

太皇太后是宋英宗的皇后,宋神宗的母亲,哲宗即位时年仅8岁,由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帝鉴图说》古代兵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宋史纪:苏轼为翰林学士,尝宿禁中,召见便殿,太皇太《帝鉴图说》81烛送词臣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