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三让:一曰礼让,二曰固让,三曰终让《博物志》卷之六 典礼考

博物志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博物志

博物志 - 卷之六 典礼考

博物志

卷之六 典礼考

【原文】

三让:一曰礼让,二曰固让,三曰终让。

汉丞秦,群臣上书皆曰昧死言。

王莽盗位慕古,去昧死曰稽首,光武因而不改。

【译文】

谦让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叫守礼谦让,第二种叫再三谦让,第三种叫始终谦让。

汉代继承秦代的规章,大臣们向皇帝上奏章都要称“昧死言”。

王莽窃取王位后仰慕古人的做法,便去掉“昧死”,改称“稽首”。

东汉光武帝沿用而不改。

【原文】

肉刑,明王之制,荀卿每论之。

至汉文帝感太仓公女之言而废之。

班固着论宜复。

迄汉末魏初,陈纪又论宜申古制,孔融云不可。

复欲申之,钟繇、王朗不同,遂寝。

夏侯玄、李胜、曹羲、丁谥建私议,各有彼此,多云时未可复,故遂寝焉。

【译文】

肉刑是圣明君王定下来的制度,荀子经常议论起它的必要性。

到汉文帝时,由于太仓令淳于意的女儿缇萦的话使文帝动了侧隐之心,便废除了肉刑。

东汉班固写了论辩文章,主张恢复。

至汉末魏初,陈纪又议论应该重申古代的肉刑制度,孔融说不行。

陈纪想再三申述,钟繇、王朗都不同意,争辩才止息。

夏侯玄、李胜、曹羲、丁谧等魏国大臣都曾提出个人评议意见,但观点互不一致,大多认为时下不能恢复肉刑,所以此事便搁置不提了。

【原文】

上公备物九锡:一、大辂各一,玄牡二驷。

二、衮冕之服,赤舄副之。

三、轩悬之乐,六佾之舞。

四、朱户以居。

五、纳陛以登。

六、虎贲之士三百人。

七、鈇钺各一。

八、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

九、秬鬯一,卣珪瓒副之。

【译文】

对于上公,要备足九件赏赐的物品:一、大车、兵车各一辆,由四匹黑色公马拉的车二辆。

二、礼服、礼帽以及配套的礼鞋。

三、供三面悬挂的乐器,以及三十六人组成的舞队。

四、居住地配上朱红漆的大门。

五、宫室屋檐下的殿基上凿出一台阶,使其不在露天下登堂。

六、勇士三百人。

七、铡刀、大斧各一把。

八、红色的弓一张,红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十张,黑色的箭一千支。

九、黑黍加香草酿成的酒一罐,舀酒的玉柄勺与之相配套。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博物志》古典神魔志怪小说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原文】三让:一曰礼让,二曰固让,三曰终让《博物志》卷之六 典礼考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