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谁制定了治国安邦的规则【原文】惟十有三祀(1),王访《尚书》洪范篇

尚书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尚书

尚书 - 洪范篇

尚书

洪范篇

尚 书 谁制定了治国安邦的规则

【原文】

惟十有三祀(1),王访访于箕了。

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 陰骘下民(2),相协厥居(3),我不知其彝伦攸叙(4)。”

箕子乃言日:“我闻在昔,鲧陻洪水(5),汩陈其五行(6)。

帝乃震 怒,不畀洪范九畴(7),彝伦攸斁(8)。

鲧则殛死(9),禹乃嗣兴。

天乃锡 禹洪范九畴(10),彝伦攸叙。

“初一曰五行(11),次二曰敬用五事(12),次三曰农用八政(13),次四 曰协用五纪(14),次五曰建用皇极(15),次六曰义用三德(16),次七日明用 稽疑(17),次八曰念用庶征(18),次九曰向用五福(19),威用六极(20)。”

【注释】

(1)有:又。

祀;年。

十有三祀指周文王建国后的第十三年,也是周武士即位后的第四年、灭商后的第二年。

(2)陰骘(zhi):意思是庇护,保护。

(3)相;帮助。

协:和。

厥:他们,指臣民。

(4)彝伦:常理。

攸: 所以。

叙:顺序,这里的意思是制定,规定。

(5)鲧(gui):人名,夏禹 的父亲。

陻(yin):堵塞。

(6)汩(gu):乱。

陈:列。

行:用。

五行指水 火木金上这五种被人利用的物质。

(7)畀(bi):给予。

畴:种类。

九畴指治国的几种大法。

(8)斁(du):败坏。

(9)殛(ji):诛,这平指流放。

(10)锡:赐,给予。

(11)初一:第一。

(12)次:第。

五事:貌、言、视、听、思五件事。

(13)农:努力。

八政:八种政事(14)协:合。

五纪:五种记时的方法。

(15)建:建立。

皇极:意思是指至高无上的法则。

(17)义(yi):治理,指治理臣民。

(17)稽:考察。

(18)念:考虑、庶:多征:征兆。

(19)向:劝导、(20)威:畏惧,警戒。

【译文】

周文王十三年,武王拜访箕子。

武王说道:“啊!箕子,上天庇护下民,帮助他们和睦地居住在一起,我不知道上天规定了哪些治国的常理。”

箕子回答说:“我听说从前鲧堵塞治理洪水,将水火木金上五行的排列扰乱了。

天帝大怒,没有把九种治国大法给鲧。

治国安邦的常理受到了破坏。

鲧在流放中死去,禹起来继承父业,上天于是就把九种大法赐给了禹,治国安邦的常理因此确立起来。

“第一是五行,第二是慎重做好五件事,第三是努力办好八种政务,第四是合用五种记时方法,第五是建立最高法则,第六是用三种德行治理臣民,第七是明智地用卜筮来排除疑惑,第八是细致研究各种征兆,第九是用五福劝勉匝民,用六极惩戒罪恶。”

【读解】

治国安邦是政治家的首要职责,无论他主观上是否真的想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欢乐,只要他想在统治宝座上呆下去,就不得不考虑如何治理国家。

这道理就像商人为了赚钱,为了使生意长期做下去,就不得不使自己 的商品货真价实一样,否则只有丢掉自己的饭碗。

治国安邦要讲规则,正如游戏也要讲规则一样。

规则来自哪里?按照《洪范》的说法,是上天授与的,并且上天在授与规则时还要加以选择。

不能按规则办事的人就不授与,就让他下课, 比如鲧就是这样。

这套说法对敬畏上天和天命的古人来说,是很 有效的,但对我们来说,却显得有些荒唐。

所谓上天,不过是人自己臆想出来的某种超人的存在,实质上是人自身意志的外化。

用这种观点来看,天授治国大法,就是人授治国大法这。

治国规则是人制定的,也要由人来执行和遵守。

用上天来解释这一切,大概是为了增加一点神秘一性一和权威一性一吧。

暴君和开明君主的区别在于:暴君把个人意志看得高于一切, 凌驾于规则之上,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比如商纣王;开明君主尊重规则,讲究按规则办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依法办事,使自己的言行合于仪轨,比如周文王和周武王。

箕子看中武王而授与 洪范九畴,正是看中了他是个守规矩的人,因为对蔑视规则的人来说,任何规则都是没有意义的。

对付不讲规则的人的最好办法,也是不讲规则。

尚 书 对数目字和秩序的酷一爱一。

【原文】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1),金曰从革②,士一爱一穑(3)。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

貌曰恭,言曰从(4),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5)。

恭作肃(6),从作乂(7), 明作晰,聪作谋,睿作圣。

“三、八政(8):一曰食,二曰货,三日祭,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日宾,八曰师。

“四、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9),五曰历数(10)。”

【注释】

( ①曲直可曲可直、(2)从:顺从。

革:变革。

③一爱一:曰,助词, 没有实义。

(4)从:正当合理。

(5)睿(rui):通达。

(6)作:则,就。

肃:恭敬。

(7)乂:治。

(8)八政:八种政务官员。

(9)星:指 二十八宿。

(10)辰:指十二辰。

(10)历数:日月运行经历周天的度数。

【译文】

“一、五行;第一叫水,第二叫火,第三叫木,第四叫金,第五叫土、水向下面润一湿,火向上面燃一烧,木可以弯曲伸直,金属可以加工成不同形状,士可以种植庄稼。

向下湿润的水产生咸味, 向上燃一烧的火产生苦味,可曲可直的木产生酸味,可改变形状的金属产生辣味,可种植庄稼的土产生甜味。

“二、五事;一是态度,二是言论,三是观察,四是听闻,五是思考。

态度要恭敬.言论要正当,观察要明白,听闻要聪敏,思考要通达。

态度恭敬臣民就严肃,言论正当天下就大治,观察明白就不会受蒙蔽,听闻聪敏就能判断正确,思考通达就能成为圣明的人。

“三、八种政务一是管理粮食,二是管理财货,三是管理祭祀,四是管理民居,五是管理教育,六是管理治安,七是接待宾客.八是管理军事。

“四、五种记时方法:一是年,二是月,三是日.四是观察星辰,五是推算周天度数。”

【读解】

我们说过,国人喜好数字,一爱一用数字来作概括,玩数字游戏。

这种一爱一好并非始自令日,而是自古皆然,由来已久。

这种偏好自然也有它的道理。

你看,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自然事物,竟被“五行”囊括殆尽;复杂微妙的人的内心世界和言行, 竟只有“五事”;琐碎而让人头痛的衙门事务,也落入了“八政”之中;记录时间也不过“五纪”。

数子是中国的魔网,可以把宇宙天地之间的一切,上至天文下 至地理,外至大千世界内至隐秘的潜意识,都可以一网打尽,绝无遗漏。

从此,世界和人心变得简单了,仿佛一切都简单得一目了然,只要转动数字魔方,再复杂棘手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谢谢我们的老祖先.谢谢他们对秩序和条理化的酷一爱一,谢谢他们排除了一切偶然一性一、随机一性一、复杂一性一和多元化,谢谢他们拒绝广大的不可言说的之间地带,引领我们走单程的直线。

直线上没有坎坷、没有弯道、没有后退的路。

这样,任何头脑简单的人都可以沿着数字的光明大道勇往直前! 尚 书 做家长的法则

【原文】

“五、皇极:是建其有极。

敛时人福①,用敷锡厥庶民(2)。

惟时 厥庶民汝极。

锡汝保极(3):凡厥庶民,无有一婬一朋(4),人无有比德(5), 惟皇作极。

凡厥庶民、有猷酞有为守(6),汝则念之。

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8)。

而康而色(9),曰:‘于攸好德。

’汝则锡之低时人斯其惟皇之极(10)。

无虐茕独而畏高明(11)。

人之有能有为。

使羞 其行(12),而邦其昌、凡厥正人(13),既富方谷(14),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

时人斯其辜(15)。

于其无好德,汝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

无偏无陂(16), 遵王之义;无有作好(17),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无偏无 一党一,王道荡荡(18);无一党一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20),王道正直。

会其有极(21),归其有极。

日皇极之救护,是彝是训(23),于帝其训(24)。

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25)。

曰:天子作民 父母,以为天下王。”

【注释】

①敛:集中。

时;是,这。

②用以。

敷:普遍。

锡:赐。

(3)保:保持,遵守。

(4)一婬一朋:通过交游结成的私下小集一团一。

(5)比:勾结,比德的意思是狼狈为一奸一。

(6)猷:计谋。

作为。

守;一操一守。

(7)罹(li);陷入、咎:罪过、(8)受:宽容。

(9)康:和悦。

色:温润。

(10)斯:将。

维:想。

(11)茕(qiong)独:指鳏寡孤独、无依无靠的人。

(12)羞;贡献。

(13)正人;指做官的人.(14)方:经常。

谷:禄位。

(15)辜:罪,怪罪。

(16)陂(po):不平。

(17)好;私好,偏好。

(18) 荡荡:宽广的样子。

(19)平平:平坦的样子。

(20)反:违反。

侧:倾侧, 指违犯法度。

(21)会:聚集。

(22)敷:陈述。

(23)彝:陈列。

训:教 训。

(24)训:顺从。

(25)近:亲附。

【译文】

“五、最高法则:君主应当建立最高法则。

把五福集中起来, 普遍赏赐给臣民。

这样,臣民就会拥护最高法则。

向您贡献保持最高法则的方法:凡是臣民不允许结成私一党一,也不许各级官员狼狈为一奸一,只把君王的法则看作最高法则。

凡是有计谋、有作为、有一操一守的臣民,您要惦己他们。

行为不合法则,又没有构成犯罪的人,君主就应宽恕他们。

如果有人和颜悦色对您说:‘我所一爱一好的就是美德。

’您要赐给他们一些好处。

这样,人们就会思念最高法则。

不要虐一待那些无依无靠的人、要敬畏明智显贵的人。

对有能力有作为的人,要让他们有贡献才能的机会,这样,国家就会繁荣昌盛。

凡是有经常一性一丰厚待遇的官员,如果您不能使他们对国家作出贡献,那么臣民就会怪罪您了。

对于那些德行不好的人,你虽然赐给了他们好处,他们也会给您带来灾祸。

不要有任何偏颇,要遵守王法;不要有任何私好,要遵守王道;不要为非作歹,要遵行正路。

不要偏私,不结朋一党一,王道宽广;不结朋一党一,不要偏私,王道平坦;不违反王道,不偏离法度,王道正直。

一团一结坚持最高法则的人,臣民就将归附最高法则。

所以说,对以上陈述的最高法则,要宣扬训导,这就是顺从上天的旨意、凡是把天子宣布的法则当作最高法则的臣民、只要遵照执行。

就会接近天子的光辉。

就是说,天子只有成为臣民的父母,才会成为天下的君王。”

【读解】

箕子所说的“最高法则”,就是家长制的典型法则。

最后一句话已点出了这个法则的要害。

天子只有成为臣民的 父母,才会成为天下的君主。

这就明白告诉我们,我们都是最高统治者的儿女,是“父母”(家长)生养了我们(而不是相反),人叵 此要服从、尊敬、孝顺家长,不要犯上作乱。

家长都喜欢乖孩子。

乖孩子听话,叫他往东走就往东走,往 西走就往西走。

划船就划船,樁米就樁米。

没有叫坐下,就得站着。

叫你不要哭再委屈也得把泪水往肚子里吞。

最好不要有个 一性一,不要有想法,只认家长的道理。

家长是真理的化身、他永远 不会错。

家长却不喜欢调皮的孩子。

调皮孩子不听话,叫他往东走,他却故意往而去,往西走却往东去、划船时他戏水,樁米时他打盹儿。

叫他站着,他想坐下。

叫他不要哭.他反而大声武气越哭越凶。

他想自个儿做主,不要家长指手划脚。

他觉得家长总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家长也经常犯一毛一玻

家长的脾气都不好。

没有耐心,没有谦虚一精一神。

不会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不会认真研究孩子的态度。

他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想骂就骂,想揍就揍,或者干脆宣布把调皮孩子革 出家门。

他的自尊心、虚荣心、妒忌心很强,绝不允许任何孩子 说一个不字。

遇到天真不懂事的孩子揭短,就会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棍棒交加。

要是孩子不服管教而造反,家长会要他的小命。

办法很多,有枭首、五马分一尸一、弃市、暴一尸一、鞭一尸一、碎一尸一万段......

总之,家长心平气和的时候,要么是孩子们都听话做乖娃娃的时候,要么是孩子们都进入了梦乡的时候。

家长心平气和了,天下就太平了;天下太平了,孩子们就幸福了。

满天下都是乖孩子。

尚 书 作威作福是天子的特权

【原文】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①。

平康正直(2), 强弗友刚克(3),燮友及克(4)。

沈潜刚克⑤,高明柔克(6)。

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7)。

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8)。”

【注释】

①克;胜过。

刚克:过于强硬。

柔克:过于软弱、②平康:中止平和。

③友:亲近(4)燮(xie):和,柔和。

燮友:柔和可亲。

(5) 沈潜:沉潜,意思是仰制,压制。

(6)高明:推崇,高扬。

(7)玉食:美食。

(8)僭(jian):越轨。

忒(te):作恶。

【译文】

“六、三种德行:一是刚正直率,二是以刚取胜,三是以柔取胜。

中正平和就是正直,强硬不可亲近就是以刚取胜,和蔼可亲就是以柔取胜。

要抑制过分刚强,推崇和顺可亲。

只有天子才会为民造福,只有天子才能给民惩戒,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美食。

臣子不允许为民造福、给民惩戒、享用美食。

如果臣于有为民造福、 给民惩戒、享用美食的隋形,就会危害家国,祸乱国家。

百官将因此背离王道,臣民也将因此犯上作乱。”

【读解】

这一条为天子规定了所享有的特权:为民造福,惩戒臣民,享用美食。

特权表示等级差别;企图抹杀差别就是犯上作乱,罪该万死!所以,皇上特别不奏欢刚强的人,偏一爱一柔一弱的人。

越没有个一性一,就越得一宠一。

照这样的标准,做官是很容易的,因为越没有本事的人就越听话。

正如一宠一物,之所以得一宠一,是由于没有头脑并且善解主子旨意。

天子作威作福,臣子俯首贴耳,在等级制度中是相得益彰的。

天子刚强,臣子柔一弱,刚柔相济,互相补充。

不能作威作福、锦衣工食,就不是好天子;不能何俯首贴耳、献媚取一宠一,就不是好臣子。

把这个道理悟透了做:就容易了,君臣就和谐了,人民就幸福了。

尚 书 解除疑惑要靠占卜算卦。

【原文】

“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

曰雨,曰霁,曰蒙, 曰驿,曰克,曰贞①,曰悔②,凡七。

卜五,占用二,衍忒(3)。

立时 人作卜筮(4)。

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

汝则会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

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土从,庶 民从,是之谓大同。

身其康强子孙其逢(5)。

吉。

汝则从,龟从, 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

卿土从,龟从,策从,汝则逆,庶民逆,吉。

庶民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卿士逆,吉。

汝则从, 龟从,筮逆,卿上逆,庶民逆,作内吉(6),作外凶。

龟筮共违于人, 用静吉,用作凶(7)。”

【注释】

(1)贞:内卦。

②悔;外卦。

(3)衍:推演。

忒:变化。

(4)时 人:这种人,指卜筮官员。

(5)逢:打,昌盛。

(6)内:指国内。

外:指 国外。

(7)作:举事。

【译文】

“七、用卜筮排除疑惑:选择任命负责卜笠的官员,命令他们 掌管占筮的方法。

龟兆有的像下雨,有的像雨后初晴,有的像雾 气蒙蒙,有的像时隐时现的云气,有的像两军交战,卦象有内卦有外卦,一共有七种。

前五种用龟甲卜兆,后两种用蓍草占卦,根据这些推演变化决定吉凶。

任用这些人卜筮时,三个人占卜,应听从两个人相同得判断。

如果你遇到重大疑难问题,你自己先要多考虑,然后再于卿士商量,再于庶民商量,最后同卜筮官员商量。

如同你自己同意,龟卜同意,占筮同意,卿士同意,庶民同意,这就叫做大同。

你的身一体会安康强壮,你的子孙会吉祥昌盛。

如果你自己同意, 龟卜同意,占筮同意,卿士不同意,庶民不同意,还是吉利。

如果卿士同意,龟卜同意,占筮同意,而你自己不同意,庶民不同意,也吉利。

如果庶民同意,龟卜同意,占筮同意,而你不同意,卿士不同意,,也是吉利的。

如果你同意, 龟卜同意,占筮不同意,卿士不同意,庶民不同意,那么对内则吉利,对外就凶险。

龟卜和占筮如果都于人的意见相反,那么宁静不动就吉利,有所举动就凶险。”

【读解】

如今占卜算命被当作封建迷信来扫除,算命先生像游击队和地下工作者一样神出鬼没,扫不胜扫,扫除不净。

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卖方市场的存在,证明了买方市场的存在。

算命先生的存在,证明了买方相信占卜算命的大有人在,恐怕市场还不小,算命先生才有了用武之地,谋生之道。

两相对比,是今不如昔。

古代从太脑子到庶民,无不信奉神灵,坚信人间万物均有神灵掌管支配,遇事一定要占卜,向神灵请示。

这等重要的事,当然不能随意对待。

于是,巫师术士,算命先生成了政一府官员,并且地位不低,俸禄不薄,权威不小,连天子也要敬重三分。

周武王虽然算得上是一代枭雄,却也同凡人一样敬奉神灵。

九条洪范大发,竟然有一条专门讲占卜算卦。

看箕子的口气,似乎不如《周易》把占卜算卦看得十分神圣,认为主要是用来解疑,即遇上匪夷所思的事时,才问巫看卦演算一通。

这之外的事,就得看天子得了。

尚 书 自然时序与君主统治

【原文】

“八、庶征:曰雨,曰旸(1),曰燠(2),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3),庶草蕃庑(4).一记备(5),凶;一级无,凶.。

曰休征(6):曰肃,时雨若。

曰咎征:曰狂(8),恒雨若;曰王省惟岁(12),卿土惟月,师尹惟日。

岁月日时无易(13),百谷用成(14),乂用明,俊民用章(15),家用平康。

日月岁时既易,百谷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16),家用不宁。

庶民惟星,星有好风(17),星有好雨。

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注释】

(1)旸(yang):日出,这里指晴天。

②燠(yu):温暖,暖和。

(3)叙:次序,这里指时序。

(4)蕃:茂盛。

庑:芜,草丰盛(5)一:指雨、旸、燠、寒、风五种现象中的一种。

极:过甚。

(6)休:美好。

(7)若:像。

(8)狂:狂妄,傲慢。

(9)僭(jian):差错。

(10)豫:安逸。

(11)蒙:昏暗。

(12)省:眚,过失。

(13)易:改变。

(14)用:因。

(15)俊民:又才能的人。

章:彰,显明,这里指提拔任用。

(16)微:隐没,这里指不提拔任用。

(17)好:喜好。

【译文】

“八、各种征兆:一是下雨,二是天晴,三是温暖,四是寒冷,五是刮风。

如果这五种征兆俱全,并各自按时序发生,那么各种草木庄稼就会茂盛生长。

如果其中一种天气过多,年成就不好;如果其中一种天气过少,年成也不好。

各种好的征兆是:君王严肃恭敬,就像雨水及时将下;天下治理得好,就像天气及时晴朗;君主如果明智,就像气候及时温暖;君王深谋远虑,就像寒冷及时到来;君王圣明达理,就像风及时吹来。

各种不好的征兆是:君王狂妄傲慢,就像久雨不停;君王办事错乱,就像久旱不雨;君王贪图享乐,就像久热不退;君王严酷急躁,就像持久寒冷;君王昏庸愚昧,就像持久刮风。

君王有了过失,就会影响一年;卿士有了过失,就会影响一月;一般官员有了过失,会影响一天。

如果年月日的时序没有改变,那么各种庄稼都会丰收,政治就会清明,有才能的人会得到重用,国家因此太平安宁。

如果日月年的时序改变了,那么各种庄稼就不能成熟,政治昏暗不明,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国家因此不得安宁。

民众就像星辰,有的星辰喜欢风,有的星辰喜欢雨。

太陽和月亮运行,就有了冬天和夏天。

如果月亮顺从群星,那么就会风雨无常。”

【读解】

把自然事物和现象同人事政治联系起来,从自然现象的发生演变中去窥测政治人事的发展变化、吉凶祸福,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也带有某种神秘色彩。

箕子认为自然物候是 君主政治的 象征,更是一大发明。

古人相信这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并从两个方面来注意观察;一是某种现象的出现是否正常,二是各种现象之间的顺序是否有错乱。

他们根据这两方面的观察,来判断政治事务,作出决定和选择。

我们今天肯定不会再相信政治的好与坏是由自然现象(尤其是气候)决定的。

天灾就是天灾,奇寒酷热,雷电风雨,的确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会给人们造成诸多不便和生命财产的损失。

人祸就是人祸,暴君的专横凶残,官员的昏庸腐败,人民遭受煎熬,却不会因天气的好坏而改变,而只有靠人自身的努力,才会扭转乾坤。

把政治的好坏归因于天气物候,造成的效果之一,就是让人们相信上天命定的观念。

国家治理得不好,生灵涂炭,责任在上天,不在从政者。

人对上天是无能为力得,只有祈求,只有顺从,只有诅咒。

这样,从政者把一切都推却得干干净净得,可以胡作非为而不负责任。

人们所能祈求得,顶多只是上天得改朝换代。

这一对比,还是觉得一毛一主席英明伟大。

他老人家早已识破了这一切,一针见血地指出:“槍杆子里面出政权。”

他这样去实践,他因此取得了成功。

尚 书 幸福和不幸有哪些

【原文】

“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1),五曰考终命(2)。

六极:一曰凶、短、折(3) ,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注释】

(1)攸:由,遵行。

(2)考:老。

终命:善终。

(3)凶:没有到换牙就死去。

短:不到二十岁就死去。

折:没有结婚就死去。

【译文】

“九、五种幸福: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健康平安,四是修行美德,五是长寿善终。

六种不幸:一是短命夭折,二是疾病,三是忧愁,四是贫穷,五是丑恶,六是懦弱。”

【读解】

幸福和不幸是价值观的体现。

价值观因人而异,没有绝对的标准。

在一个人看来是 幸福的事,在另一个人看来就可能是不幸的。

比如升官发财,飞黄腾达在众多人看来是一种幸福,这意味着权÷利÷名三大收获,可以满足贪欲。

在另一些人看来,人沦为乌纱帽金钱虚名的奴仆是天大的不幸,这意味着人丧失了自我,自己为自己招来诸多束缚和烦恼。

天下最大的不幸恐怕是看不开。

患得患失,斤斤计较,鼠目寸光,蝇营狗苟,围着油盐酱醋打转,都是看不开。

想一想,人都是赤条条来到世上,也是赤条条离开,哪一样带得来带得走?

“风物常以放眼量。”

看得开就是幸福。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尚书》史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尚书谁制定了治国安邦的规则【原文】惟十有三祀(1),王访《尚书》洪范篇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