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宣公谢表【原文】建炎①三年,先忠宣公衔命使北方②《容斋随笔》容斋三笔·卷八

容斋随笔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 容斋三笔·卷八

容斋随笔

容斋三笔·卷八

忠宣公谢表

【原文】

建炎①三年,先忠宣公衔命使北方②,以淮甸贼蜂起,除兼淮南、京东等路抚谕使,俾李成以兵护至南京。

公遣书抵成,成方与耿坚围楚州,答书曰:“汴③涸,虹有红巾,非五千骑不可往。

军食绝,不克唯命④。”

公一陰一遣客说坚,坚强成敛兵。

公行未至泗,谍云:“有迎骑甲而来。”

副使龚惮之,送兵亦不肯前,遂反旆。

即上疏言:“李成以馈饷稽缓⑤,有引众纳命建康之语。

今靳赛、薛庆方横,万一三叛连衡⑥,何以待之?方含垢养晦⑦之时,宜选辩士谕意,优加抚纳。”

疏奏,高宗即遗使抚谕成,给米五万斛。

初,公戒⑧所遣持奏吏,须疏从中出,乃诣政事堂白⑨副封。

时方禁直达⑩,忤宰辅意,以托事滞留为罪,特贬两秩,而许出滁一陽一路。

绍兴十三年使回,始复元官。

时已出知饶州,命予作谢表,直叙其故,曰:“论事见从,犹获稽留之戾。

出疆滋久,屡沾旷荡之恩。

始拜明纶,得仍旧秩。

伏念臣顷繇乏使,不敢辞难。

值三盗之连衡,阻两淮而荐食,深虞猖獗之患,或起呼吸之间,辄露便宜,冀加勤恤。

虽玺书赐报,乐闻充国之建言,而吏议不容,见谓陈汤之生事。

亏除官簿,绵历岁时,敢自意于来归,遂悉还于所夺。

兹盖忘人之过,与天同功。

念臣昔丽于微文,蔽罪本无于他意,故从数赦,俾获自新。”

书印既毕,父兄复共议,秦桧方擅国,见此表语言,未必不怒,乃别草一通引咎曰:“使指稽留,宜速亏除之戾。

圣恩深厚,卒从抆拭之科。

仰服矜怜,唯知感戴。

伏念臣早繇乏使,遂俾行成,值巨寇之临冲,欲搏人而肆毒,仗节宜图于报称,引车何事于逡巡。

徐偃出疆,既失受辞之体;申舟假道,初无必死之心。

虽蒙贬秩以小惩,尚许立功而自赎。

徒行万里,无补一毫,敢妄冀于隆宽,乃悉还于旧贯。

兹盖忘人之过,抚下以仁。

一陽一为德而一陰一为刑,未尝私意,赏有功而赦有罪,皆本好生,坐使孤臣,尽湔宿负。”

云云。

前后奉使,无有不转官者。

先公以朝散郎被命,不沾恩凡十五年,而归仅复所贬,而合磨勘,五官刑部,皆不引用秦志也。

遂终于此阶。

【注释】

①建炎:宋高宗的年号。

②忠宣公:洪皓。

衔命使:奉皇上旨意出使。

③汴:汴河。

④不克唯命:不能承担这个任务。

⑤稽缓:延误,迟缓。

⑥连衡:联合起来。

⑦含垢养晦:韬光养晦,隐忍不发。

⑧戒:命令。

⑨白:一交一 出。

⑩时方禁直达:当时正禁止奏疏直接一交一 与皇上。

论事见从:议论的事情被迫服从。

戾:罪名。

出疆滋久:出使金国许久。

旷荡之恩:皇帝给予的恩惠。

始拜明纶:开始担任显要的官职。

明纶:帝王的诏令。

辄露便宜:依靠道路的方便。

充国:赵充国,汉朝将军,曾率兵平定氐族人的反叛。

绵历岁时:延续岁月。

自意:自愿。

别草:另外起草。

宜速亏除之戾:应该赶紧改变枉任的罪名。

仰服矜怜:仰首感怀圣上的怜悯之心。

值巨寇之临冲:当时正值贼寇攻城略地。

仗节:我作为朝廷的使节。

无补一毫:未能有任何补救。

尽湔宿负:洗去平时的忧虑。

湔,洗去。

无有不转官:没有不升迁转官的。

磨勘:唐宋官员考绩升迁的制度。

官员被反复查验后,根据考绩决定官职的升降。

遂终于此阶:于是最后死在这个官职上。

【译文】

宋高宗建炎三年,先是洪皓奉命出使金国,因淮河一带盗贼蜂起,任兼淮南、京都等路抚谕使,使李成用兵护卫到南京(今河南商丘)。

洪皓先发送书信到李成那里,当时李成与耿坚正围攻楚州,答书说:“汴河已经干涸,虹(今安徽泗县)地有红巾军,除非有五千兵马不可往那里去。

军队绝粮,不能胜任此命。”

洪皓就暗中派遣说客说服耿坚,让他强迫李成收兵。

当洪皓行走到泗州,刺探敌情的兵士说:“有骑兵往这迎面而来。”

副使龚很害怕,护送的士兵也不肯前进,于是返回。

立即上书高宗说:“李成因军饷迟缓,有领军一交一 命建康的话,现在靳赛、薛庆正横行一时,万一他们三股叛军联合起来,如何对待他们?正忍受耻辱隐藏待起之时,应选择舌辩之士以晓喻皇上的意思,给以优厚待遇抚慰收纳他们。”

高宗接到奏疏后,即派遣使臣安抚李成,给米五万斛。

当初,洪皓命令所派遣的送书官吏,奏疏必须从省中出,才能前往正事堂一交一 出副件。

当时正禁止奏疏直达皇上,违背宰相心意,宰相就以借故拖延的罪名,特此贬官两级,才许出任滁一陽一路官员。

高宗绍兴十三年出使金国的使臣回国,才恢复他的原来官职。

当时洪皓已经出任为饶州知府,命我作感谢的表章,我直叙其中的原因,说:“议论之事被迫服从,仍然获得了托事停留的罪名。

出使金国日久,屡次获得宏大的恩惠。

开始任显官时,得到的仍然是旧俸禄。

考虑臣顷刻之间被任命为无能的使节,又不敢推辞畏难。

当时正值李成等三股盗贼联合之时,阻隔淮北、淮南而不断侵略土地,深感忧虑猖狂的祸患,或起于一瞬之间。

依靠道路方便,希望勤加抚恤。

虽然皇上下诏书加以赏赐,乐于听从像汉代赵充国平定武都氐人反叛那样的建议,而官吏议论不容许时,会有陈汤那样的事情发生。

枉任朝臣,延续岁月,敢于自愿归来,于是全部归还所夺去的官秩。

这大概是朝廷忘记了别人的过错,和天有同样的功劳。

思念臣过去系于小文,遮盖自己的罪过本来没有其他的意思,所以听从数次赦免,使我改过自新。”

书写盖印既已完毕,父兄共同商议,担心秦桧正专擅国政,见此上表中的语言,未必不发怒,就另外起草一通引罪自责的上表,说:“命令指责停留,应速改变枉任的罪名。

皇恩深厚,终于擦拭眼泪。

敬服怜悯之心,仅知感恩戴德。

念臣早年被任命为无能的使节,于是使我出使求和,当时正值贼寇攻城略地,残害无辜。

拿着凭证应图报于朝廷,牵免车辆怎么会迟疑不决?徐偃王走出自己的疆土,既失去国家又受到人们的指责;楚国的申舟借道于宋,最初并没有必死的决心。

虽然承蒙朝廷贬官给以小的惩处,尚允许立功赎罪。

徒步行程万里,对国家没有丝毫补益,竟敢妄自希望于宽恕,于是朝廷归还于原官。

这大概是忘记别人过错,安抚下面以仁德。

一陽一是德一陰一是刑,不曾有私心,奖赏有功者赦免有罪者,人本性都是喜好生存的,将使孤臣,尽洗平时忧虑。”

如此等等。

前后奉使的人,没有不升调官职的。

先父以朝散郎被任命为出使官员以来,不沾皇恩共十五年,而回来后仅恢复所贬的官职,而与磨勘相合,五官和刑部,都不引用,这是秦桧的意志。

于是死于任上。

唐贤启状

【原文】

故书中有《唐贤启状》一册,皆泛泛缄题①。

其间标为独孤常州及、刘信州太真、陆中丞长源、吕衡州一温一 者,各数十篇,亦无可传诵。

时人以②其名士,故流行至今。

独孤有《与第五相公书》云:“垂示《送丘郎中》两诗,词清兴深③,常情所不及。

“一陰一天闻断雁,夜浦送归人。”

浓丽闲远之外,文句窈窕凄恻④,比顷来所示者,才又加等。

但吟诵叹咏,大谈于吴中文人耳。”

又云:“昨见《送梁侍御》六韵,清丽妍雅,妙绝今时,掩映风一騷一,吟讽不足。”

按第五琦乃聚敛之臣,不以文称⑤,而独孤奖重⑥之如此。

观表出十字,诚为佳句,乃知唐一人工诗者多,不必专门名家而后可称也。

【注释】

①泛泛缄题:扣题不够深入。

②以:认为。

③词清兴深:文辞清丽,比兴深刻。

④文句窈窕凄恻:文辞美艳而又凄惨动人。

⑤不以文称:不以诗文著称后世。

⑥重:看重,推崇。

【译文】

旧书中有《唐贤启状》一册,都是不深入地扣住了题目。

其中标有独孤常州及、刘信州太真、陆中丞长源、吕衡州一温一 的题目,各数十篇,也不可传诵。

当时的人认为他们是名士,所以流行到今天。

独孤及有《与第五相公书》说:“俯示《送丘郎中》两首诗,文辞清新比兴深刻,一般常情是不能达到的。

“一陰一天闻断雁,夜浦送归人。”

除了醇浓艳丽闲情逸致之外,文句美好凄惨,比向来所看到的,文才又有增加。

特吟诵叹咏,与吴地文人一大谈起这首诗来。”

又说:“昨天见到《送梁侍御》六韵,清新艳丽美雅,妙语绝伦今时,隐约映衬《诗经》和《楚辞》,吟诵不足。”

按:唐一人第五琦乃是搜刮民脂民膏的贪一官,诗文并不被人们称道,而独孤及却如此褒奖他。

看他《送丘郎中》诗中仅十字,诚然是佳句,就知唐一人善于作诗的人太多了,不必是专门名家,在他们之后也有可以称道的。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容斋随笔》未分类项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忠宣公谢表【原文】建炎①三年,先忠宣公衔命使北方②《容斋随笔》容斋三笔·卷八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