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相遇于险《六韬》豹韬分险

六韬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六韬

六韬 - 豹韬分险

六韬

豹韬分险

【原文】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相遇于险_之中。

吾左山而右水,敌右山而左水,与我分险相拒,吾欲与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处山之左,急备山之右;处山右,急备山左。

险有大水,无舟楫者,以天潢济吾三军;已济者,亟广吾道,以便战所。

以武冲为前后,列其强一弩一,令行阵皆固。

衢道谷口,以武冲绝之。

高置旌旗,是谓军城。

“凡险战之法,以武冲为前,大橹为卫;材士强驽,翼吾左右。

三千人为屯,必置冲陈,便兵所处。

左军以左,右军以右,中军以中,并攻而前。

已战者,还归屯所,更战更息,必胜乃已。”

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引兵深入敌国境内,同敌人在险阻狭隘的地方相遇。

我军所处的地形是左依山右临水,敌军所处的地形是右依山左临水,双方各据险要,相互对峙。

在此情况下,双方都各想进行防守就能稳固,进行进攻就能胜利,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当我军占领山的左侧时,应迅速戒备山的右侧;占领了山的右侧时,应迅速戒备山的左侧。

险要地区的大江大河,如没有船只可以利用,就应用天潢等浮渡器材渡过我军。

已经渡过江河的先头部队,要迅速开辟前出道路,抢占有利地形,以便主力跟进。

要用武冲战车掩护我军的前后,布列强一弩一,以使我军行列和阵形稳固。

对交通要道和山谷的谷口,要川武冲战车加以阻绝,并高挂旌旗,这样就构成了一座用战车连接起来的车城。

大凡险要地带作战的方法是,把武冲战车配置在前,以大盾牌为防护,用材士强一弩一保障我左右两翼。

每三千人为一屯,编成进攻一性一的阵形,配置在便于作战的地形上。

战斗时,左军用于左翼,右军用于右翼,中军用于中央,三军并肩攻击,向前推进。

已战的部队回到原屯驻之处休整,未战的依次投入战斗,轮番作战,轮番休息,直到取得胜利为止。”

武王说:“好啊!”

【例证】

地形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

占据了有利地形,有利于争取主动。

但是,占据了有利地形,并不等于赢得了作战的胜利。

能够善于利用地形才能取胜,不善于利用地形则有可能失败。

剡家湾之战就是这样的一个例证。

绍兴九年(1139 年)秋,宋金和议,宋向金称臣,输贡银二十五万两,纳绢二十五万匹,金将黄河以南和陕西地区归还宋朝。

绍兴十年,金兀术撕毁和约,分路南侵。

八月,金西路军统帅完颜果在攻取陕西部分地区后,派部将蒲察胡盏、完颜习不祝率军五万余人,进据秦州(今甘肃天水市)东北刘家圈,伺机南下入川。

宋将吴璘率军二万八千人,自河池(今甘肃徽县)北上,抗击金军,收复秦州等地。

吴璘攻克秦州后,移师至刘家圈南。

刘家圈地处高原,前临峻岭,背靠腊家城(今甘肃秦安东),易守难攻。

金将自恃人多势众,且“据险自固,前临峻岭,后控腊家城”,进可攻,退可守,自信宋军不敢前来进攻。

面对劲敌,吴璘召聚诸将,商讨对策。

姚仲认为:“战于山上则胜,山下则败”,这一建议被采纳。

最后,吴璘在察看地形后,为避免金骑兵自上而下冲击宋军,决定上原列阵。

经过周密细致的准备,二十一日,吴璘派兵向金军挑战,金兵依仗占据有利地形,以为宋军此战必败,根本不作防备。

吴璘乘敌放松戒备之机,于当天夜晚派姚仲、王彦二将率一精一兵越岭上原,并约定上岭之后举火为号,发起进攻。

同时,令部将张士廉绕至原后,控扼腊家城,断敌退路。

二将扑上山岭后,即布列阵势,在剡家湾组成“叠阵”,以持不同兵器的步兵多层配置,以骑兵居于侧后。

阵成之后,万炬齐发,诱金军出战。

胡盏恃勇率兵出击,吴璘指挥“叠阵”中的弓一弩一手轮番射击,连续打退金军数十次冲击。

金军不支后退,吴璘乘机派骑兵追击,金兵大败,被杀数千人,降者万余人。

只是由于张士廉误期,致使胡盏、习不祝率残部逃入腊家城。

此战,金军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且占据了有利地形,但由于指挥失误,麻痹轻敌,导致了失利。

而宋军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且地形不利,但由于指挥得当,攻敌不备,出敌不意,最终取得了胜利。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六韬》古代兵书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相遇于险《六韬》豹韬分险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