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易经系传别讲》上传06章 夫易广矣大矣

易经系传别讲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易经系传别讲

易经系传别讲 - 上传06章 夫易广矣大矣

易经系传别讲

上传06章 夫易广矣大矣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一陰一陽一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无所不包的易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孔子在本章第一段中讲到,《易经》所包涵的学问,非常广阔,无所不包,世界上一切的学问,不管是宗教的、科学的……都在它的范围里边。

所以孔子说它“广矣!大矣!”非常非常之伟大。

孔子认为《易经》所包涵的学问,“以言乎远”——就像一个圆圈一样向前扩充,远就是扩大,扩大到什么程度呢?“则不御”。

御就是边际,不御就是没有边际,用佛学上的名词来说,就是无量无边。

这就是所谓的“以言乎远则不御”的意思。

“以言乎迩则静而正。”

说近呢?就是“静而正”。

正在哪里?正就在你的眼前。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也就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这还不够,应该说正就在你的眼睛里,所以你看不见。

要体会易学的道理,必须要静,要有最宁静的境界,静得一点杂念都没有,要有至静、至正的头脑与心情,才能研究《易经》。

忙乱的时候,没有办法研究《易经》,因为你的脑筋动不进去。

“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总而言之,天地间一切的学问及最高的原理,要想通达,便必须要通《易经》,才能融会贯通,“备矣”!完备了。

致虚极守静笃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第二段是谈卦的一性一情的问题。

《易经》里边最重要的两个卦,一个是乾卦,一个是坤卦。

乾 一P-13D7.png> 、坤 ,这是卦象的形态。

卦就是一种象征,拿现在的观念来说,可以叫它符号逻辑。

画个卦(符号)给你看,你就知道意思了。

前面说过,乾卦代表天,代表一陽一性一;坤卦代表地,也代表一陰一性一。

换句话说,乾坤就是一体的两面。

就像我们这只手,一面代表一陽一,另一面就代表一陰一。

我们现在的观念,认为手掌是一陽一,手背是一陰一,其实,那也只是人为的习惯而已。

乾这个东西,我们也可以说,不一定代表天、代表一陽一性一或男一性一。

重要的是这个乾 一P-13D7.png> 的符号,它所代表的功能和现象是“其静也专”,就是静到极点。

极点是什么样子呢?就是老子所讲的“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的道,就是根据《易经》来的。

要空灵到极点,要宁静到极点,那个境界才算是“专”。

懂了《易经》再来修道、打坐,不论道家、佛家,如果修定没有到空灵的极点,没有到宁静的极点,不可能得到纯一陽一之体。

所以吕洞宾得道以后,就叫吕纯一陽一。

纯一陽一是什么道理?静到极点就是“致虚极,守静笃”,空灵到极点,就是“其静也专”,这就是乾卦。

但是学《易经》的人要注意啊!这只是乾卦的一面,可以说它是一陽一中之一陰一的一面,或者说是一陰一中之一陽一的一面。

这是讲它的静态。

我们打坐的人,从这一卦就可以了解“其动也直”的道理了。

静极了就动啦!一陰一极就一陽一生,一陽一极就一陰一生,打坐静到极点,气脉就动了。

乾卦一动,“其静也专,其动也直”。

动起来的功能非常大,像打高尔夫球一样,将打未打时,是其静也专,一杆子打出去,打得很远,就是其动也直,球未进洞是一陽一,等到一转弯进了洞,便又成一陰一了。

所以乾卦是“其静也专,其动也直”。

至于说直,世界上有没有直呢?物理世界最没有直的,物理世界永远是圆圈。

我们这个地球及其他星球,都是在转圆圈,所以人到了太空,永远在转圆圈。

太极也是圆周形的,无论你左转右转,一陰一转一陽一转,各个转法不同,但它共通的原则,却都是圆周形的。

至于直线是什么呢?当圆周还没有转弯的时候,看起来似乎是直的,那就是直线。

事实上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直线。

直线是动力发动的现象,所以乾坤一动,功能非常伟大。

你懂了这个原理,修道也不要问人了,静极了一定动。

不要以为动了便是着魔、遇到鬼了。

这样想,你才真是魔。

前天一位女士来找我,说她被鬼迷了。

她来了好几次,我实在很烦,我便骂她:我一辈子想见鬼都没有遇到过一次。

你受过教育没有?鬼在哪里?鬼没有迷了你,是你迷了鬼了!世界上没有鬼迷人的,都是人迷鬼的。

人才是真正的魔鬼呢!骂得她似懂非懂。

事实上静极了必动,动是由你静极而来,不是由魔鬼来,你就知道动不是魔鬼了。

动极了也必静,自然之理也。

懂了这个道理,大家便好做功夫了。

“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所以天地万有的伟大,就是这个功能,是乾卦的功能。

我们可以从万物的静态观察,一粒种一子,种在地下,它怎样才能生长萌芽?只有在静态中才能生长,等到蕴养这种静态的功能久了,等到它生命要爆发的时候,便“其动也直”,其力量是异常伟大的。

你们可惜不是乡下出生的,所以很多天地间的奥秘,你们都不知道。

我小的时候,人家告诉我稻子会唱歌,我不相信,半夜里便找了几个野孩子,偷偷跑到稻田里去听稻子唱歌。

把耳朵贴在地面,真的很清楚地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响,跟放鞭炮一样。

当时感到很神奇,等长大读了《易经》“其动也直”,便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了。

大家试想,当稻子要萌芽的时候,那么多稻子同时爆裂开来,自然会发出很多噼噼啪啪的声音。

稻子开花的时候也是一样,夜深人静时,你会听得很清楚,可知生命力量的伟大。

像婴儿一样,在母亲肚子里,我们姑且说他是静态的,当他一出一娘一胎,“砰”的一声,就生出来啦!“其动也直”,也是这个道理。

天地间无论动物、植物,一切的生命都是一样,伟大的生命就从这个动、静二相里边出来的。

这是讲乾卦这个逻辑符号所代表生命的道理。

好梦由来最易醒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

坤代表一陰一,是静态的,但坤卦也是一陰一陽一相对,所以本身也有动静,每卦本身都有一陰一陽一。

坤卦的静态,用一朵花作比喻,当它还没有展开的时候,是含苞待放,就像是坤卦的静态,是合一拢来的,当它开放的时候,是“其动也辟”。

所以你们打坐,有人常说什么丹田发动啦、一跳一呼啦、一肛一门收缩啦、海底发动啦……有些人还花了很多钱去练气功、练一肛一门收缩等等,我看了真懒得理你们。

昨天吃晚饭时,有人带了一位客人来,一直宣传他的一肛一门功。

我听了只好一声不响,心里暗暗在告诉他:小心大便中毒。

要练提一肛一的功夫,先要练不吃饭,断了饮食之后,才可以练。

道家有句话说:“如要长生,腹内常空;若要不死,肠中无屎。”

就是肠子里边没有大便!要常常清理它。

道家有所谓“休粮辟谷”,所以才有“要想长生,腹内常空”的话。

一个人要随时保持腹内的空灵,不要吃得消化不一良,搞坏了肠胃。

老实说,除了特殊的天灾外,现在很少人是饿死的,多半是吃死的。

修道人修到气充满了,肠胃中没有剩余的废物,肠子都变得晶莹透明,这个时候才可以练提一肛一。

不然练提一肛一、吊砖头,非要他的命不可。

那不是修道,那是修死。

年轻人要特别注意!那天客人吹得正高兴的时候,我不愿扫人家的兴,所以不好讲。

今天特别告诉大家,你们要千万注意。

大家都有做梦的经验,好梦很快会醒,坏梦却不易醒;有时候你做坏梦会像梦魇一样,怎么样都醒不了,有时急一身大汗,想醒都醒不了。

可是我们人生呢?都是“好梦由来最易醒”,这是古人的一句名言,所谓“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我讲这个话的时候,有位同学说:“老师!这句话错了,我把它改一下:好梦由来不愿醒。”

我说好,你可以天天梦见周公了。

了解了这个道理,人生一切境界放开了,没有什么。

好梦由来最易醒,这是历史的定则。

练吊砖头、练提一肛一,都解决不了生死问题,要修道便要踏踏实实地走正路才行。

坤卦的道理:它的静态是收拢来,它的动一态是张开来,这样才能广大,所以“广生焉“。

不过讲到这里,我再告诉各位一点,就是有关《易经》的著述,真是千奇百怪。

记得我年轻时候,看了一本有关《易经》的著作,这本书当时老师们把它叫做邪书,认为是邪魔的著作,是禁止学生阅读的。

有些老前辈问我看过没有?我说看过了。

老前辈说这种著作是不能看的!我说对呀,不过它说的也好像有些道理呀!这本书中解释《易经》的一陽一爻一陰一爻,是没有道理的。

书中说一陰一陽一爻是古代对男一女生一殖器的崇拜而来的,后来这本书还被翻译到外国去了。

它说:一陽一爻“—”就是男一性一生一殖器的代表,一陰一爻“— —”就是女一性一生一殖器的代表,并引用《系传》“其动也辟”的话来证明。

它说大家看《系传》中说:“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不是一陽一性一的证明吗?“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不是在说明女一性一的吗?今天提出来让你们知道,大家将来遇到了这本书,你便不会大惊小怪了。

学《易经》,坏的著作也要看,不要只看正确的一面,要能从多方面去了解,才能真正地了解一本书。

生老病死春夏秋冬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一陰一陽一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另外一本书,说《易经》是一部情报学,这是过去一个作情报的人写的。

有人问我看过没有?我说看过了。

那你应该写一篇文章驳一驳、骂一骂才对呀!我说你错了,“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

虽然错,也没有关系。

一种学问错的也应该让它存在,只要你把它归类到错的一边,不就好了吗?你们要看错的,便去错的档案里找。

这样的思想、这样的境界更伟大了。

所以孔子自己解释什么叫广,什么叫大。

他用两个符号作代表:一个是乾卦,一个是坤卦。

广到什么程度?大到什么程度?孔子的说法是:“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最广最大的莫过于这个天地、这个太空,乾坤就是那么广,就是那么大。

“变通配四时”:宇宙法则的太一陽一系里,变化最厉害的就是一年四季。

为什么冬天那么冷?夏天那么热?春天那么温和?秋天那么凉爽?这个大的变化你了解了,就晓得人生的境界。

所以佛学经常感叹人生的可悯。

人生都有生老病死,非常可怜,从佛学的立场看,人生实在没有意思。

但是从《易经》的原则来看,那也没有什么。

生老病死是什么,就是春夏秋冬。

生就是春,老就是夏,病就是秋,死就是冬。

秋收冬藏,你到世界上玩一趟,玩过了也要让位给后边人来玩玩。

你老是占住茅房不拉屎,也是不对的。

老年人也要走呀,不走也是不对的,所以应该有生老病死,这跟春夏秋冬是一样的。

知道了生老病死就是春夏秋冬,便知道了人生,便知道了这就是“变通配四时”。

“一陰一陽一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什么叫一陰一陽一?最好的说明就是太一陽一跟月亮的作用!《易经》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这就叫“易简”。

我们知道世界上最高深的学问,在于它的最平凡处,最平凡的学问也是最高深的。

禅宗六祖告诉大家“佛法在世间”。

道家修道教你内修,不要外求,所谓“丹田有宝休寻道”,而儒家所教的,是在平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应该如何如何,都是很平凡的道理。

了解了这些,大家便可以晓得什么是“易简之善配至德了”。

这些大家都要注意,人生不要自己觉得很了不起,所谓“唯大英雄能本色”,就是要永远记住,自己未发达时怎么样,不管到了什么地位,还是一样,那就对了。

所以最平凡的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高深的。

摆出一副最伟大的样子,就是最糟糕的、最愚笨的。

所以“易简之善配至德”。

宇宙万有最高的道德成就,就那么简单。

这是《易经·系辞》上传第六章的重要内容。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易经系传别讲》易经书籍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易经系传别讲》上传06章 夫易广矣大矣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