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九窍者胎化,八窍者卵生,龟鳖皆《博物志》卷之四 物性

博物志查询

请输入关键字:

例如:博物志

博物志 - 卷之四 物性

博物志

卷之四 物性

【原文】

九窍者胎化,八窍者卵生,龟鳖皆此类,咸卵生影伏。

【译文】

身体有九窍的是胎生,有八窍的是卵生。

乌龟、甲鱼都属于后一类,都是卵生,产卵后都是“影伏”而不用母体来孵卵。

【原文】

白鹢雄雌相视则孕。

或曰雄鸣上风,则雌孕。

【译文】

白鹉鸟雌雄相互对看,雌鸟就会怀孕。

另一种说法是:雄鸟在风向的上方鸣叫,雌鸟在风向的下方鸣叫,那么雌鸟也会怀孕。

【原文】

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旧有此说,余目所未见也。

【译文】

雌兔舔了雄兔的毛,又望了月亮,就会怀孕,生小兔是从嘴里吐出来的,历来流行这样一种传说,我也亲眼看见过。

【原文】

大腰无雄,龟鼍类也。

无雄,与蛇通气则孕。

细腰无雌,蜂类也。

取桑蚕则阜螽子咒而成子,《诗》云“螟蛉之子,蜾蠃负之”是也。

【译文】

粗腰的动物没有雄性,乌龟、鼍龙就属于这一类,正因为没有雄性,它们便与蛇通气来达到怀孕;细腰的动物没有雌性,蜂就属于这一类,正因为没有雌性,它们便捕取家蚕或蝗的幼虫,经过祷告,使这些虫类成为自己的后代,《诗经》上说“桑虫螟岭有了孩子,由细腰蜂来背着它,”就是指的这种现象。

【原文】

蚕三化,先孕而后一交一 。

不一交一 者亦产子,子后为???虫?,皆无眉目,易伤,收采亦薄。

【译文】

蚕一生中有三变,它是先怀孕而后一交一 配。

不一交一 配的也能生子,蚕子后来变成蚕后,都没有眉没有眼,容易受到伤害,可收采的蚕茧也少些。

【原文】

鸟雌雄不可别,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

二足而翼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鹊巢门户背太岁,得非才智也。

【译文】

鸟类雌雄不能辨别的,可以看它的翅膀:右翅盖在左翅上,是雄鸟;左翅盖在右翅上,是雌鸟。

两只脚,有翅膀的叫做禽,四只脚,身上长毛的叫做兽。

【原文】

鸐雉长尾,雨雪,惜其尾,栖高树杪,不敢下食,往往饿死。

时魏景初中天下所说。

【译文】

喜鹊筑巢时使门户避开太岁星这个不吉利的方位,这并不说明它聪明,是顺应自然的结果。

【原文】

鹳,水鸟也。

伏卵时,卵冷则不孕,取礜石周绕卵,以时助燥气。

【译文】

山鸡的尾巴很长,降雪的时候,它因为珍惜自己的尾巴,便栖息到高树梢上,不敢下来觅食,结果往往饿死。

这是当时魏景初年间世人所传说的。

【原文】

山鸡有美毛,自爱其色毛,终日映水,目眩则溺死。

【译文】

鹳是一种水鸟,它孵卵时经常下水,卵在低一温一 下不能孵化,于是就取来髻石围绕在卵的四周来助民暖气,所以医家把鹳鸟窝里的髻石看作是道地的髻石。

山鸡有美丽的羽毛,它喜受自己的美貌,整天对着水照自己的身影,要是眼睛一花,就会落水而淹死。

【原文】

筷三千岁游于莲叶,巢于卷耳之上。

【译文】

三千岁的老乌龟在荷叶上做窝,在卷耳上嬉游。

【原文】

屠龟,解其肌肉,唯肠连其头,而经日不死,犹能啮物。

鸟往食之,则为所得。

渔者或以张鸟,遇神蛇复续。

【译文】

宰割乌龟时,把肌肉剖开,只让肠子连着龟一頭,过一天却不会死,还能咬食物,鸟飞过去吃它的肠子,就会被咬住。

捕鱼的人往往以剖开的龟为诱饵,设网捕取鸟雀。

碰上神灵的蛇,它又能重新孕育后代。

【原文】

蛴螬以背行,快于足用。

《周官》云:“狢不渡汶水,鸜不渡济水。”

鲁国无鸜鹆,来巢,记异也。

【译文】

蛴螬用背行走,比用脚爬行要快。

《周官》上说:“狗獾不渡过氓一江一 ,八哥不飞过济水”。

鲁国本没有八哥,《春秋》上说八哥飞来做巢,是作为特殊事件来记载的。

【原文】

橘渡一江一 北,化为樍。

今之一江一 东,甚有枳橘。

百足一名马蚿,中断成两段,各行而去。

【译文】

橘树渡过淮河移到北方种植,就变成了不堪食用的臭橘。

可现在长一江一 下游南岸地区也有不少臭橘了。

百足又名马蚿,从中间把它断成两节,它的头尾还能朝不同方向爬行而去。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博物志》古典神魔志怪小说
起名测名
黄历查询
诗词歌赋
实用查询
免费测试
猜你喜欢
网名大全

【原文】九窍者胎化,八窍者卵生,龟鳖皆《博物志》卷之四 物性

© 2007-2022 喜蜜滋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