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 繁体:荆 拼音:jīng 五行:水 笔划:14 姓名学解释: (吉)
【濯】 繁体:濯 拼音:zhuó 五行:水 笔划:18 姓名学解释: (凶)
【鳟】 繁体: 拼音:zūn 五行:金 笔划:23 姓名学解释: (凶)

荆字 起名用字参考
荆:丛生多刺的灌木。后引申指道路艰难或处境困难。(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4650次)
荆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0489,第01卷下,艸部第249字 [康熙字典]:页1030第11
荆字的解释
荆
(形声。从艸,刑声。本义:一种灌木)
灌木名。又名楚 [brambles]
荆,楚木也。――《说文》
以牡荆书幡。――《汉书·郊祀志》。注:“作幡柄也。”
白刑堪为履。――《广州记》
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种类很多,有牡荆,黄荆,紫荆等。枝条柔韧,可编筐篮;果实可入药。如:荆榛(有棘刺的灌木丛);荆钗裙布(荆枝作钗,粗布为裙。指妇女朴素或贫寒的服饰);荆天棘地(遍地荆棘。比喻艰险困厄的境地);荆花(即紫荆花,比喻兄弟昆仲同枝并茂)
荆条。古代用为刑杖 [twigs of the chaste tree]
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荆
荆jīng
⒈落叶灌木,掌状复叶或单叶,夏秋开紫蓝色小花。有蔓~、牡~、黄~等。果实叫"蔓荆子"或"黄荆子"可供药用。古代用荆条做打人的刑具:负~请罪。
⒉春秋时楚国又称"荆"。
⒊[荆棘]丛生多刺的灌木。〈喻〉道路艰难或处境困难:~棘载途。

濯字 起名用字参考
濯:洗。(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370次)
濯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7381,第11卷上,水部第436字 [康熙字典]:页657第15
濯字的解释
濯
(形聲。從水,翟聲。本義:洗)
同本義 [wash]
濯,灑也。--《廣雅》
視壺濯及豆籩。--《儀禮·特牲禮》。註:「溉也。」
王乃淳濯饗醴。--《國語·周語》。註:「洗也。」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楚辭·漁父》
可以濯罍。--《詩·大雅·泂酌》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韓愈《石鼓歌》
濯清蓮而不妖。(清蓮,清淨的水。妖:妖艷,妖媚。)--宋·周敦頤《愛蓮說》
又如:濯纓(洗滌帽帶。指避世隱居或清高自守);濯磨(洗滌磨煉,以求上進);濯足(本謂洗去腳污。後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塵,保持高潔);濯沐(洗滌)
滌
濯zhuo洗:~手。
────────────────—
濯zhao 1.船槳。

鳟字 起名用字参考
鳟:暂无。(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0次)
鳟字出处:[康熙字典]:页1480第51
鳟字的解释
鳟
鳟鱼 [brown trout]
鳟,赤目鱼也。从鱼,尊声。――《说文》
鮅鳟。――《尔雅》。
亦称赤眼鳟,红眼鱼。原产于欧洲溪流中的常见鱼(Salmo trutta),现已见于全世界很多地方,绝大部分是留居在清冷的淡水区;由于颜色鲜丽,肉味芳美 鳟zūn 1.赤眼鳟。亦名红眼鱼。鱼纲鲤科。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银灰色,眼上缘红色,每鳞片后具一小黑斑,尾鳍叉形。为生活于淡水中的常见食用鱼类,可供养殖。 2.虹鳟。鱼纲鲑科。体延长,侧扁,长约三十厘米。色鲜艳,背面和鳍暗绿色或褐色,有小黑斑,中央有一红色纵带。原产美国,后移殖于我国东北及朝鲜﹑日本与欧洲各国。生活在河流湖泊中。
────────────────—
鳟zùn 1.赤眼鳟。亦名红眼鱼。鱼纲鲤科。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银灰色,眼上缘红色,每鳞片后具一小黑斑,尾鳍叉形。为生活于淡水中的常见食用鱼类,可供养殖。 2.虹鳟。鱼纲鲑科。体延长,侧扁,长约三十厘米。色鲜艳,背面和鳍暗绿色或褐色,有小黑斑,中央有一红色纵带。原产美国,后移殖于我国东北及朝鲜﹑日本与欧洲各国。生活在河流湖泊中。
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荆濯鳟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2025年姓名测试荆濯鳟算命,荆濯鳟名字测试,测名字荆濯鳟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荆濯鳟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