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 繁体:符 拼音:fú 五行:木 笔划:11 姓名学解释:刑偶傷子,清雅身瘦,中年奔波,晚年吉祥。 (吉)
【已】 繁体:已 拼音:yǐ 五行:木 笔划:3 姓名学解释: (吉)
【巴】 繁体:巴 拼音:bā 五行:水 笔划:4 姓名学解释:幼年多災,中年勞苦,晚年隆昌,欠子之字,一生平凡。 (吉)
符字 起名用字参考
符:本义指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的凭证。后引申为记号,标志,相合,一致等。(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700次)
符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2885,第05卷上,竹部第34字 [康熙字典]:页880第18
符字的解释
符〈名〉
(形聲。從竹,付聲。從「竹」,表示與竹子有關。本義: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調兵將用的憑證,雙方各執一半,以驗真假)
符信 [tally]
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說文》。按,有銅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後乃以符代之。
門關用符節。--《周禮·掌節》。註:「如今官中諸官詔符也。」
若合符節。--《孟子》
封皇帝璽符節。--《漢書·高帝紀》
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史記·魏公子列傳》
又如:符璽(古代帝王的印章);符寶郎(古官名。即「符璽郎」,掌管皇帝八寶及國家的符節);符契(符券契約一類文書
符 fu
⒈〈古〉朝廷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的憑證。用金、玉、銅、木、竹等製成,刻上文字,分成兩半,雙方各執一半,合起來以驗證真假:兵~。竊~救趙。
⒉記號,標誌:音~。標點~號。安全~號。
⒊相合,一致:完全~合。完全相~。
⒋道士、巫婆等搞迷信活動騙人錢財所畫的圖形或線條,騙說"可以驅逐鬼神":~咒、靈~等等都是騙人的把戲。
已字 起名用字参考
已:1、止,完毕,罢了;2、副词。〈表〉过去,动作完成;3、不久,后来;4、副词。太,过分;5、〈古〉通以。〈表〉地位、方向、时间、数量等的界限。(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2100次)
已字出处:[康熙字典]:页326第11
已字的解释
已
(象形。像蛇形。一說原與「子」同字。本義:停止)
同本義 [cease;stop]
雞鳴不已。--《詩·鄭風·風雨》。傳:「已,止也。」
德音不已。--《詩·小雅·南山有台》。傳:「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記·項羽本紀》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列子·湯問》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後漢書·列女傳》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又如:不已
完成,完畢 [finish]
已,成也。--《廣雅》
已事遄往。--《易
已yǐ
⒈止,完畢,罷了:爭論不~。死而後~。如此而~。
⒉副詞。〈表〉過去,動作完成:~經。~然。~過時。事~辦妥。
⒊不久,後來:~忽不見。~而悔之。
⒋副詞。太,過分:~頗。不為~甚。
⒌〈古〉通"以"。〈表〉地位、方向、時間、數量等的界限:~上。大橋~東。五年~後。三十~內。
巴字 起名用字参考
巴:本义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寓指盼望、期望。(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740次)
巴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9702,第14卷下,巴部第1字 [康熙字典]:页327第01
巴字的解释
巴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義:大蛇)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 [big snake]
巴,巴蟲也,或曰食象蛇。--《說文》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山海經·海內南經》。註:「說者雲,長千尋。」
朱卷之國,有黑蛇青象,食象。--《山海經·海內經》。註:「即巴蛇也。」
因加熱、乾燥或粘結而成的東西 [crust]。如:鹽巴;泥巴;鍋巴
古族名;古代國名,轄境在今四川省東部 [Ba]
西南有巴國。--《山海經·海內經》。註:「今三巴是。」
巴人以比翼鳥。--《周書·王會》
秦西有巴戎。--《荀子·彊國》。註:「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隸屬。」
古
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符已巴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2025年姓名测试符已巴算命,符已巴名字测试,测名字符已巴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符已巴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