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 繁体:竺 拼音:zhú 五行:木 笔划:8 姓名学解释:多才多能,精明公正,中年勞苦,晚年吉祥,二子之字。 (吉)
【语】 繁体:語 拼音:yǔ 五行:木 笔划:14 姓名学解释:有爱情厄,清雅多才,福禄双收,中年吉祥,环境良好。 (吉)
【邦】 繁体:邦 拼音:bāng 五行:水 笔划:11 姓名学解释:孤獨格,兄弟無緣,多才伶俐,英敏巧智,中年隆昌,晚年勞神,欠子之字。 (吉)
竺字 起名用字参考
竺:本义指竹,此外也指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3640次)
竺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8970,第13卷下,二部第5字 [康熙字典]:页877第02
竺字的解释
竺
(形聲。從二,竹聲。本義:竹)
同本義 [bamboo]
竺,竹也。--《廣雅》。王念孫疏證:「竺、竹同聲字。方言有重輕,故又謂竹為竺也。」
印度古譯名「天竺」的簡稱 [India]
雙匣猶傳竺國經。--林景熙《夢中作》
又如:竺經(佛經);竺國(天竺。古印度的別稱);竺域(指天竺。即今印度);竺土(指天竺國。指古印度)
山名 [Zhu mountain],在浙江省杭州市西靈隱山飛來峰之南,分上中下三天竺,俗稱三竺
朝游三竺,暮宿兩峰。--《西湖佳話》
古代的一種樂器 [a musical instrument]
高漸離擊竺。--《戰國策·燕策》
非絲非竺。--宋·歐
竺zhu[天竺]印度的古稱。
────────────────—
竺dǔ 1.通"篤"。厚;深。 2.通"毒"。憎恨;憎惡。
语字 起名用字参考
语:谈论;议论;辩论。(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5760次)
语字出处:[康熙字典]:页1188第18
语字的解释
语
(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同本义 [discuss;talk about;comment;argue;debate]
语,论也。――《说文》
于时语语。――《诗·大雅·公刘》。传:“论难曰语。”
旦日,卒中往往语。――《史记》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又如:语怪(谈论怪物);语冰(谈论冰);语议(言谈议论)
交谈,说话 [speak;say;talk]
语,言也。――《广雅》
语使能也。――《礼记·文王世子》。注:“语,言也。”
又
既歌而语。
可与晤语。――《诗·陈风·东门之池》
笑
语yǔ
⒈说,谈:寡言少~。自言自~。
⒉话,言论:~言。汉~。外~。成~。
⒊代替说话的动作:手~。旗~。
⒋简单的俗话或古句:谚~。古~。~曰。
⒌虫、鸟的鸣声:蝉~。鸟~。
────────────────—
语yù告诉:莫~人。
────────────────—
语yù 1.告诉。 2.通"悟"。
邦字 起名用字参考
邦:邦的本义指古代诸侯的封国,后泛指国家。(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67880次)
邦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3985,第06卷下,邑部第2字 [康熙字典]:页1269第05
邦字的解释
邦
(形聲。從邑,豐聲。古文從之、從田,會意。與封字從之、從土同意。本義:古代諸侯的封國、國家)
同本義 [state]
邦,國也。--《說文》。段註:「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書序云:『邦康叔,邦諸侯。』論語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
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周禮·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國。--《周禮·天官·大宰》。註:「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按,散文邦國亦通。
利用為依遷邦。--《易·益》
協和萬邦。--《書·堯典》
以畜萬邦。--《詩·小雅·節南山》
後非眾罔與守邦。--《國語·周語》
邦 bāng
1諸侯的封國:王此大~。(《詩經·大雅·皇矣》)
2國:友好鄰~。
【邦胡】見【板胡】。
【邦交】國家之間的正式外交關係:建立~。
【邦交正常化】國與國之間的正式外交關係符合一般的規律和情況。
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竺语邦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2025年姓名测试竺语邦算命,竺语邦名字测试,测名字竺语邦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竺语邦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