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繁体:梁 拼音:liáng 五行:火 笔划:11 姓名学解释:一生清雅,多才口快性剛,中年奔波,勞苦,晚年吉祥。 (吉)
【笠】 繁体:笠 拼音:lì 五行:木 笔划:11 姓名学解释:刑偶傷子,病弱短壽,清秀多才,晚年吉祥。 (吉)
【篱】 繁体:籬 拼音:lí 五行:木 笔划:25 姓名学解释:不祥之字,忧心劳神,多灾难,刑偶伤子,一贫如洗。 (吉)
梁字 起名用字参考
梁:支撑屋顶的横木。也指物体中间高起成条状的部分。(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96950次)
梁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3766,第06卷上,木部第373字 [康熙字典]:页528第01
梁字的解释
梁
(會意。從木,從水,創聲。從「木」從「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橋。本義:水橋)
同本義 [bridge]
梁,水橋也。--《說文》
梁麗可以沖城。--《莊子·秋水》。司馬註:「小船也。」
除道梁溠。--《左傳·莊公四年》
謹關梁。--《禮記·月令》
十一月輿梁成。--《孟子》
十月成梁。--《國語·周語》
津梁之上。--《國語·晉語》
造橋為梁,不顯其光。--《詩·大雅·大明》
茲鄭子引輦上高梁而不能支。--《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澤無舟梁。--《莊子》
又如:河梁(橋,又借指送別之地);津梁(渡和橋樑);橋樑(橋);梁
梁(
⒈樑)liang
⒈支撐屋頂的橫木:屋~。棟~。
⒉橋:石~。架橋~。
⒊物體中間高起成條狀的部分:山~子。鼻~兒。
⒋物品上面便於提攜的弓形物:水壺~子。抓穩菜籃子的提~兒。
⒌朝代名:
1南朝(宋、齊、~、陳)之一,公元502-557年。第一代君主是肖衍。
2五代(~、唐、晉、漢、周)之一,又稱"後梁",公元907-923年。第一代君主是朱溫。
笠字 起名用字参考
笠:笠帽,用竹箬或棕皮等编制而成。(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3170次)
笠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2952,第05卷上,竹部第101字 [康熙字典]:页880第07
笠字的解释
笠〈名〉
(形聲。從竹,立聲。本義:笠帽,用竹箬或棕皮等編製而成)
同本義,也叫「斗笠」 [bamboo hat]
笠,簦無柄也。--《說文》
簦謂之笠。--《廣雅》
何蓑何笠。--《詩·小雅·無羊》
台笠緇撮。--《詩·小雅·都人士》
又如:笠子(箬笠);笠蓑(斗笠與蓑衣);笠轂(古代撐在兵車上的笠帽);笠簷(指笠帽周圍下覆冒出的部分)
關家禽的籠子 [bamboo cage]。如:雞笠;鴨笠
用竹篾編成的笠形覆蓋物 [triangle cover]。如:笠蓋;笠覆
笠li[斗笠]用竹篾、棕皮等編成的帽子,可用於遮陽擋雨。
篱字 起名用字参考
篱:用竹、木、芦苇等编成的屏障或围墙。(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250次)
篱字出处:[康熙字典]:页895第36
篱字的解释
篱
(形声。从竹,离声。本义:篱笆)
同本义。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的蔽障物,以保护场地。也说“笆篱” [fence]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潜《饮酒》
庭中始为篱。――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樊篱(篱笆);篱子(即篱笆);篱花(篱菊。篱下的菊花);篱门(竹篱的门);篱陌(篱边和田头);篱垣(用竹篱做成的墙垣);篱根(竹篱近地处)
笊篱 [a bamboo,wicker or wire strainer],用竹蔑、柳条、铁丝编成的杓形用具,能漏水,用来在汤里捞东西
篱(籬)lí篱笆,用竹、木、芦苇等编成的屏障或围墙:竹~。芦苇~。
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梁笠篱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2025年姓名测试梁笠篱算命,梁笠篱名字测试,测名字梁笠篱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梁笠篱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