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 繁体:扈 拼音:hù 五行:水 笔划:11 姓名学解释: (吉)
【濡】 繁体:濡 拼音:rú 五行:水 笔划:18 姓名学解释: (吉)
【榛】 繁体:榛 拼音:zhēn 五行:木 笔划:14 姓名学解释: (凶)
扈字 起名用字参考
扈:指侍从,随从,护卫。(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50次)
扈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4005,第06卷下,邑部第22字 [康熙字典]:页416第16
扈字的解释
扈
(形聲。從邑,戶聲。從「邑」,表示與城廓或行政區有關。本義:古國名。在今陝西戶縣)
同本義 [Hu state]
夏後同姓所封,與啟戰於甘者,在鄠有扈谷甘亭。--《說文》
有扈。--《書·甘誓序》。釋文:「國名。」
夏有觀扈。--《左傳·昭公元年》
侍從,養馬的僕役 [retinue;suite]
廝役扈養。--《公羊傳·宣公十二年》
又如:扈養(馬伕、炊事等僕從人員);扈隸(跟隨親王的臣隸)
扈
隨從;護衛。後多指隨侍帝王 [follow a prince]
百官從駕,謂之扈從,或曰護之借字。--《封氏聞見記》
又如:扈行(隨從皇帝出行);扈侍(隨侍帝
扈hu侍從:~從(皇帝出巡時的護衛侍從人員)橫行。
濡字 起名用字参考
濡:潮湿。浸,润泽。(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450次)
濡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7059,第11卷上,水部第114字 [康熙字典]:页656第08
濡字的解释
濡
古水名 [Ru River]
濡,濡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淶。--《說文》
在河北省
尿 [urine]
病方今客腎濡,此所謂「腎痺」也。--《史記》
通「儒」。儒士,學者[scholar]
海內稱之曰濡術之宗。--《濟陰太守孟郁修堯廟碑》
少以濡術。--《尉衛卿衡方碑》
假借為「堧」。空地[riparian land]
自以城池道濡麥。--《魯相史晨饗孔廟後碑》
濡
沾濕 [immerse;soak;ret;dip]
不濡其翼。--《詩·曹風·候人》
春雨露既濡。--《禮記·祭義》
濡濯棄於坎。--《禮記·喪大記》
今客賢濡。--《史記·扁倉傳》
又如:濡墨
濡ru
⒈潮濕:~衣。
⒉浸,潤澤:~筆。
⒊沾染:耳~目染。
⒋停留,遲慢:~滯。~緩。
⒌柔軟,含忍:~木。~忍。
────────────────—
濡nuan 1.水名。今河北省灤河。
────────────────—
濡er 1.謂以汁調和烹煮。
────────────────—
濡rou 1.見"濡忍"﹑"濡軟"。
────────────────—
濡ruǎn 1.柔軟;柔弱。
────────────────—
濡nuo 1.水貌。見《集韻.去過》。 2.通"糯"。黏性的。
榛字 起名用字参考
榛: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结球形坚果,称“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器物。也形容草木丛杂茂盛的样子。(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2920次)
榛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3449,第06卷上,木部第56字 [康熙字典]:页543第18
榛字的解释
榛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結球形堅果,稱「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做器物。
叢雜的草木:~蕪。莽~。~薄(草木叢生的地方,引申為指幽僻的地方)。
榛zhēn
⒈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早春先開花後生葉,花單性,黃褐色,雌雄同株。果實叫"榛子",近球形,果皮堅硬。果仁可吃或搾油。木材可做器物。樹皮、枝、葉可提取鞣質和生物鹼。
⒉叢生的荊棘:~莽。
⒊草木叢雜茂盛的樣子:草木~ ~。~狉(草木叢雜,野獸出沒)。
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扈濡榛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2025年姓名测试扈濡榛算命,扈濡榛名字测试,测名字扈濡榛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扈濡榛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