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 繁体:扈 拼音:hù 五行:水 笔划:11 姓名学解释: (吉)
【桢】 繁体: 拼音:zhēn 五行:木 笔划:13 姓名学解释: (吉)
【宪】 繁体:憲 拼音:xiàn 五行:水 笔划:16 姓名学解释:小心爱情厄,有才能,官旺英敏伶俐,晚年隆昌。 (吉)
扈字 起名用字参考
扈:指侍从,随从,护卫。(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50次)
扈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4005,第06卷下,邑部第22字 [康熙字典]:页416第16
扈字的解释
扈
(形聲。從邑,戶聲。從「邑」,表示與城廓或行政區有關。本義:古國名。在今陝西戶縣)
同本義 [Hu state]
夏後同姓所封,與啟戰於甘者,在鄠有扈谷甘亭。--《說文》
有扈。--《書·甘誓序》。釋文:「國名。」
夏有觀扈。--《左傳·昭公元年》
侍從,養馬的僕役 [retinue;suite]
廝役扈養。--《公羊傳·宣公十二年》
又如:扈養(馬伕、炊事等僕從人員);扈隸(跟隨親王的臣隸)
扈
隨從;護衛。後多指隨侍帝王 [follow a prince]
百官從駕,謂之扈從,或曰護之借字。--《封氏聞見記》
又如:扈行(隨從皇帝出行);扈侍(隨侍帝
扈hu侍從:~從(皇帝出巡時的護衛侍從人員)橫行。
桢字 起名用字参考
桢:旧时筑土墙时两头用的柱子叫桢,两边用的木板叫干。(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29220次)
桢字出处:[康熙字典]:页526第21
桢字的解释
桢
(形声。从木,贞声。本义:木名,即女贞)
同本义 [hardwood]
桢,刚木也。――《说文》
文欀桢橿。――左思《吴都赋》。注:“桢、橿,二木名。”
又东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山海经》
古代筑墙时竖立在两端的木柱 [terminal posts used in building a wall in ancient times]
桢,干也。――《尔雅》。舍人注:“桢,正也。筑墙所立两木也。”按,植于两端者曰桢,植于两边者曰干。
维周之桢。――《诗·大雅·文王》
又如:桢干
支柱,主干 [mainstay;pillar]
峙乃桢干。――《书·费誓》传:“题曰桢。”
又如:桢臣(栋梁
桢zhēn
⒈〈古〉指一种质地坚硬的树。
⒉[桢干]旧时筑土墙时两头用的柱子叫"桢",两边用的木板叫"干"。〈喻〉支柱、骨干:社稷之~干。
宪字 起名用字参考
宪:法令;效法,摹仿;指宪法。(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22060次)
宪字出处:[康熙字典]:页285第10
宪字的解释
宪
(会意。从心,从目,害省声。心、目并用。本义:敏捷)
同本义 [nimble]
宪,敏也。――《说文》
博闻多能曰宪。――《周书·谥法》
喜乐的样子 [pleased]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诗·大雅》
又如:宪宪(欣欣。喜悦的样子)
宪
法令 [decree]
布宪于国。――《管子·立政》
宪,法也。――《尔雅》
慎乃宪。――《书·益稷》
万邦为宪。――《诗·小雅·六月》
此君之宪令。――《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发虑宪。――《礼记·学记》
又如:宪票(拘提人犯或处理公务的指令);宪范(法式,典范)
宪法的略称 [constitution]。
宪(憲)xiàn
⒈法令:~章。布~。
⒉效法,摹仿。
⒊指宪法:立~。
⒋[宪兵]某些国家的军事政治警察。
⒌[宪法]国家的根本法律,即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法律。它通常规定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国家机构活动的原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制定其它法律的根据。
────────────────—
宪xiǎn 1.明显。参见"宪宪"。 2.犹皇。旧时对先人的美称。参见"宪考"。
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扈桢宪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2025年姓名测试扈桢宪算命,扈桢宪名字测试,测名字扈桢宪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扈桢宪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