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繁体:巴 拼音:bā 五行:水 笔划:4 姓名学解释:幼年多災,中年勞苦,晚年隆昌,欠子之字,一生平凡。 (吉)
【哑】 繁体:啞 拼音:yǎ 五行:土 笔划:11 姓名学解释: (凶)
【均】 繁体:均 拼音:jūn 五行:土 笔划:7 姓名学解释:天生聰明,多才巧智,清雅榮貴,成功隆昌,名利雙收。 (吉)
巴字 起名用字参考
巴:本义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寓指盼望、期望。(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740次)
巴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9702,第14卷下,巴部第1字 [康熙字典]:页327第01
巴字的解释
巴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義:大蛇)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蛇 [big snake]
巴,巴蟲也,或曰食象蛇。--《說文》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山海經·海內南經》。註:「說者雲,長千尋。」
朱卷之國,有黑蛇青象,食象。--《山海經·海內經》。註:「即巴蛇也。」
因加熱、乾燥或粘結而成的東西 [crust]。如:鹽巴;泥巴;鍋巴
古族名;古代國名,轄境在今四川省東部 [Ba]
西南有巴國。--《山海經·海內經》。註:「今三巴是。」
巴人以比翼鳥。--《周書·王會》
秦西有巴戎。--《荀子·彊國》。註:「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隸屬。」
古
哑字 起名用字参考
哑: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失去言语功能。(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60次)
哑字出处:[康熙字典]:页189第27
哑字的解释
哑
(形声。从口,亚声。本义:笑声)
同本义 [laugh]
哑,笑也。――《说文》
笑言哑哑。――《易·震》
乌鸦之类的叫声 [sound by craw]
乌之哑哑,鹊之唶唶。――《淮南子》
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ba bble]
哑,哑呕,小儿学言。――《集韵》
哑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呀” [oh]
我爷哑!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个大疙疸!――《西游记》
哑 语气
相当于“呀”
你放心,莫哭,我去哑!――《西游记》
啞、瘂哑
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失去言语功能 [mute;dumb]
吞炭为哑。――《史记·刺客传》
又如:聋哑(又聋又哑);哑子做梦(比
哑(啞)yǎ
⒈不能说话:~巴。~口无言。
⒉嗓子发音困难或不清楚:沙~声。喊~了。
⒊不说话的:~语。~剧。
⒋形容笑声:~然失笑(忍不住笑出声来。~然:笑声)。
⒌[~铃]一种运动器械。
────────────────—
哑(啞)yā也作"呀"。[咿哑]
①小孩学说话的声音。
②划桨的声音。[哑哑]
①小儿学说话的声音。
②乌鸦的叫声。
────────────────—
哑è 1.笑声。参见"哑哑"﹑"哑然"。
均字 起名用字参考
均:指匀,公平,都,全。(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11990次)
均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8981,第13卷下,土部第10字 [康熙字典]:页224第31
均字的解释
均
(形聲。從土,勻聲。「勻」亦兼表字義。合起來指土地分配均平。本義:均勻;公平)
同本義 [equal;even;fair;just]
均,平也。--《說文》
乃均土地。--《周禮·小司徒》
土均。--《周禮·序官·均人》
大夫不均。--《詩·小雅·北山》
而患不均。--《論語·季氏》
蓋均無貧。
性行淑均。--諸葛亮《出師表》
霜露所均。--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有無不均。--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均壹(公平專一);均浹(平均而普遍);均人(官名。周禮地官之屬。掌平均土地征役);均遍(公平周遍);均辨(公平);均平(均勻公平)
均jūn
⒈勻,平:~勻。平~。~攤。勢~力敵。
⒉同,都,全、皆:~等。閤家~安。~已做好。
────────────────—
均yun 1.古代校正樂器音律的器具。 2."韻"的古字。 3.通"耘"。參見"均田"。
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巴哑均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2025年姓名测试巴哑均算命,巴哑均名字测试,测名字巴哑均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巴哑均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