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 繁体:寇 拼音:kòu 五行:木 笔划:11 姓名学解释:一生多災,性剛果斷,中年奔波,晚年吉祥。 (吉)
【箕】 繁体:箕 拼音:jī 五行:木 笔划:14 姓名学解释:英敏佳人,貴人明現,二子吉祥,中年勞,晚年隆昌。 (吉)
【妹】 繁体:妹 拼音:mèi 五行:水 笔划:8 姓名学解释:有愛情煩惱,一生多才,重信義,但多災,晚年吉祥。 (吉)
寇字 起名用字参考
寇:盗匪,侵略者。也指骚扰,侵犯。(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220次)
寇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2033,第03卷下,攴部第49字 [康熙字典]:页288第15
寇字的解释
寇
(會意。從,表示與室家房屋有關,從元(人),從,表示持械擊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裡來打人。本義:入侵;侵犯)
同本義 [invade;plunder]
寇,暴也。與敗賊 同義(朋侵)。--《說文》
寇賊奸宄。--《書·舜典》。傳:「群行攻劫曰寇。」鄭註:「強取為寇。」
凡兵作於內為亂,於外為寇。--《左傳·文公七年》
大兵不寇。--《呂氏春秋·貴公》
匈奴背叛不臣,數為寇暴於邊鄙。--《鹽鐵論·本議》
吐蕃發十萬兵寇西川。--《資治通鑒》
又如:寇戎(來犯的敵軍);寇虐(侵掠殘害之行)寇鈔(攻劫掠奪);寇剽(搶劫);寇鈔(亦
寇kou
⒈盜匪,侵略者:防~。海~。敵~。
⒉騷擾,侵犯:~邊。入~。
箕字 起名用字参考
箕:指簸箕,扬米去糠的器。(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590次)
箕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3001,第05卷上,箕部第1字 [康熙字典]:页887第25
箕字的解释
箕
(形聲。從竹,其聲。本義:簸箕,揚米去糠的器具)
同本義 [winnowing basket]
箕,簸也。--《說文》
以箕自鄉而報之。--《禮記·曲禮》。註:「箕去棄物。」
良弓之子,必學為箕。--《禮記·學記》
又如:箕帚(簸箕和掃帚。借指家務);箕裘(簸箕和皮袍。借指祖先的事業與遺產);箕舌(指簸箕底伸展向前之廣處,其狀如舌);箕斂(以箕收取。苛斂民財)
畚箕。用竹篾、柳條等製成的清除垃圾的器具 [dustpan]
箕,箕帚也。--《廣韻》
凡為長者糞之禮,必加帚於箕上。--《禮記·曲禮》
又如:箕畚(畚箕);箕帚(畚箕與掃帚);箕掃(箕帚。掃
箕jī
⒈簸箕。揚谷去秕、揚米去糠等的器具。
⒉畚箕。盛垃圾、土石等的工具。
⒊不成圓形的指紋。
⒋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磯(磯)jī江河等水邊上突出的岩石(多見於地名):採石~。燕子~。
妹字 起名用字参考
妹:妹字是我国常见称谓中的一种,本义是对同父母比自己年龄小的女子的称呼,后来也用以称呼非同父母的年轻女性。(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08180次)
妹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8106,第12卷下,女部第40字 [康熙字典]:页257第28
妹字的解释
妹
(形聲。從女,未聲。本義:妹妹)
稱同父母或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比自己年紀小的女子 [younger sister]
妹,女弟也。--《說文》
及姑姊妹。--《左傳·襄公十二年》
妹者,少女之稱也。--《易·歸妹》注
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詩·衛風·碩人》
又如:妹妹;妹丈(妹妹的丈夫);妹婿(妹夫)
稱親戚中同輩(或為表示親善對非親戚中同輩)年紀比自己小的女子 [sister]。如:表妹;挑花妹
古邑 [Mei city]。在今河南省淇縣
妹
通「昧」。昏暗不明 [obscure]
而棄妹之者,不仁也。--《莊子·天道》
妹mei
⒈稱同父母比自己年齡小的女子:麼~子。這是我的~ ~。
⒉稱比自己年齡小的同輩女子:表~。姨~。小~ ~。
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寇箕妹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2025年姓名测试寇箕妹算命,寇箕妹名字测试,测名字寇箕妹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寇箕妹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