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 繁体:寇 拼音:kòu 五行:木 笔划:11 姓名学解释:一生多災,性剛果斷,中年奔波,晚年吉祥。 (吉)
【彬】 繁体:彬 拼音:bīn 五行:木 笔划:11 姓名学解释:清雅榮貴,多才巧智,智勇雙全,陰藏不露,不祥之格。 (吉)
【山】 繁体:山 拼音:shān 五行:土 笔划:3 姓名学解释:孤獨,父母無緣,少年艱難,中年隆昌,技術大吉,欠子之字。 (吉)
寇字 起名用字参考
寇:盗匪,侵略者。也指骚扰,侵犯。(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220次)
寇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2033,第03卷下,攴部第49字 [康熙字典]:页288第15
寇字的解释
寇
(會意。從,表示與室家房屋有關,從元(人),從,表示持械擊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裡來打人。本義:入侵;侵犯)
同本義 [invade;plunder]
寇,暴也。與敗賊 同義(朋侵)。--《說文》
寇賊奸宄。--《書·舜典》。傳:「群行攻劫曰寇。」鄭註:「強取為寇。」
凡兵作於內為亂,於外為寇。--《左傳·文公七年》
大兵不寇。--《呂氏春秋·貴公》
匈奴背叛不臣,數為寇暴於邊鄙。--《鹽鐵論·本議》
吐蕃發十萬兵寇西川。--《資治通鑒》
又如:寇戎(來犯的敵軍);寇虐(侵掠殘害之行)寇鈔(攻劫掠奪);寇剽(搶劫);寇鈔(亦
寇kou
⒈盜匪,侵略者:防~。海~。敵~。
⒉騷擾,侵犯:~邊。入~。
彬字 起名用字参考
彬:彬与同音字“斌“相通,一般指温文尔雅、品德出众的人。如《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只有具备了优雅的文采和良好的品质,才能算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君子。(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553680次)
彬字出处:[康熙字典]:页363第24
彬字的解释
彬
(形聲。從),焚省聲(省去「火」)。本義:文質兼備的樣子)
同本義 [of literary talent and simple style]
份,文質備也。《論語》曰:「文質份份。」彬,古文份。--《說文》
文質彬彬。--《論語·雍也》。集解引包註:「彬彬,文質相半之貌。」
孝哀彬彬。--《漢書·系傳下》
師古曰:「彬彬,文質備也。」。又如:文質彬彬(既文雅又樸實)
富有文采的 [of unusual literary talent]
頌優遊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陸機《文賦》
又如:彬駁(文采錯雜的樣子);彬彬君子(文質兼備的人);彬彬濟濟(人才盛多的樣子)
文雅的樣子 [refin
彬 bīn
【彬彬有禮】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
彬bān 1.文彩鮮明。參見"彬斑"。
山字 起名用字参考
山:本义指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取人名意为安稳如山、有依靠。(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313160次)
山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5817,第09卷下,山部第1字 [康熙字典]:页307第01
山字的解释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像山峰並立的形狀。「山」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義 [mountain]
山,土有石而高。--《說文》
山,土之聚也。--《國語·周語》
山人取之。--《左傳·昭公四年》
夏後代山。--《禮記·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列子·湯問》
如山如阜,如岡如陵。--《詩·小雅·天保》
生於山阜,處於室堂。--《荀子·賦》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書·旅獒》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
又如:山靄(山上的雲氣);山靈(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華~。
⒉像山的:~洪。冰~。~牆(房屋兩頭的牆)。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蠶簇:蠶已上~。
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寇彬山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2025年姓名测试寇彬山算命,寇彬山名字测试,测名字寇彬山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寇彬山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