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繁体:司 拼音:sī 五行:金 笔划:5 姓名学解释:妻賢子貴,天賜福祿,一生清雅榮貴,成功隆昌。 (吉)
【禹】 繁体:禹 拼音:yǔ 五行:土 笔划:9 姓名学解释:刑克父母,天生聰明,有才無運,有傷子之厄,晚年吉祥。 (吉)
【诺】 繁体:諾 拼音:nuò 五行:火 笔划:16 姓名学解释: (吉)
司字 起名用字参考
司: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本义:职掌,主管。(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6810次)
司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5741,第09卷上,司部第1字 [康熙字典]:页174第03
司字的解释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個人用口發佈命令,有統治、管理義。從反後,意思說,與帝王「後」相對為「司」,即有司。本義:職掌,主管)
同本義(含負責掌握、處理之意) [take charge of]
司,臣司事於外者。--《說文》
司,臣也。--《廣雅》
司,主也。--《小爾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
司王朝。--《周禮·師氏》
司,主也。--《廣雅》
曰司徒。--《禮記·曲禮》。疏:「凡言司者,總其領也。」
至於守司囹圄,禁制刑罰,人臣擅之,此謂刑劫。--《韓非子·三守》
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韓
司sī
⒈主管,掌管:~令。~法。~機。各~其事。
⒉政府機關名稱。我國部以下的辦事單位:外交部西歐~。
⒊觀察:~日月之長短。
────────────────—
司si 1.通"伺"。偵察;探察。 2.通"伺"。守候;等待。 3.同"嗣"。繼承。
禹字 起名用字参考
禹:古代圣明君主的名字。传说是夏朝的第一代君主,他曾治理洪水。(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55600次)
禹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9685,第14卷下,禸部第5字 [康熙字典]:页848第02
禹字的解释
禹〈名〉
(象形。小篆字形。本義:蟲名。《說文》:「蟲也。」一說為齲蟲) 遠古夏部落領袖[the reputed founder of the Xia Dynasty]。姒姓,名文命,鯀之子
禹、湯被之矣。(禹、湯(都)遭受過。傳說夏禹曾經遭到九年水災,商湯曾經遭到七年旱災。被,遭受。)-- 漢·賈誼《論積貯疏》
堯、舜、禹、湯…皆應運而生者。--《紅樓夢》
又如:禹功(夏禹治水的功績);禹跡(相傳夏禹治水,足跡遍於九州,後因稱中國的疆域為禹跡);禹啟(夏禹及其子啟);禹鼎(大禹鑄的銅鼎。象徵國家的命運,代表九州,代表中國)
禹域
[the Chinese territory] 中國的領土範圍
禹yǔ〈古〉人名。傳說是夏朝的第一代君主,他曾治理洪水。
诺字 起名用字参考
诺:意为应诺、允许、同意、承诺。可起企业名如:金泰诺、金雨诺。(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2780次)
诺字出处:[康熙字典]:页1188第18
诺字的解释
诺
(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 [yes])
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
莫敢不诺。――《诗·鲁颂·閟宫》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又如:诺诺(连声应诺);诺唯(应诺);诺许(许诺;应允)
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叫“诺”,犹今签字 [put “okay”on a document]
是谁画诺谁传诏,一纸明贻万国羞!――清·黄遵宪《述闻》
诺贝尔
[Nobel,Alfred Bernhard] (
诺nuò
⒈答应,应允:~言。
⒉答应声,〈表〉同意:~~连声。唯唯~~
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司禹诺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2025年姓名测试司禹诺算命,司禹诺名字测试,测名字司禹诺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司禹诺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