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 繁体:却 拼音:què 五行:木 笔划:9 姓名学解释:刑偶伤子,天生聪明,多才伶俐,成功荣贵,女人多灾。 (吉)
【乙】 繁体:乙 拼音:yǐ 五行:土 笔划:1 姓名学解释:孤獨,幼年多災,中年成功,離祖大吉,出外貴人現,環境良好。 (吉)
【源】 繁体:源 拼音:yuán 五行:水 笔划:14 姓名学解释:清雅榮貴,智勇雙全,財官兩旺,一門興旺,富貴之字。 (吉)
却字 起名用字参考
却:副词,表示转义。(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350次)
却字出处:[康熙字典]:页159第19
却字的解释
却
(形声。本作“却”,俗字作“却”。从卩,谷声。卩,象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从“卩”与脚的活动有关。本义:退)
同本义 [step back;retreat;withdraw]
却,节欲也。――《说文》。按:“退也”。
却行仄行。――《考工记·梓人》
吾行却曲。――《庄子·人间世》
怒战栗而却。――《战国策·秦策》
却下而载之。――《仪礼·既夕礼》
却骐骥以转运兮。――《楚辞·愍命》
北救赵而却秦。――《史记·魏公子列传》
已却秦存赵。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曳笏却立。――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退
却(卻)què
⒈退:退~。望而~步。
⒉推辞,谢绝,不接受:推~。谢~。~而不受。
⒊去,掉:冷~。忘~。失~。
⒋副词。还,且,倒:~话巴山夜雨时。大家都去,他~不去。
────────────────—
却xì 1.空隙;间隙。 2.嫌隙;隔阂。
乙字 起名用字参考
乙:天干第二位。也用作次序的第二;旧时乐谱的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7。(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6450次)
乙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9691,第14卷下,乙部第1字 [康熙字典]:页83第15
乙字的解释
乙
(象形。甲骨文字形。本義:象植物屈曲生長的樣子)
同本義 [winding]
乙,草木冤曲而出也。象形。--《說文》
乙者,物蕃屈有節欲出。--《白虎通》
思乙乙其若抽。--陸機《文賦》。註:「抽也。」
其於十母為甲乙。甲者,為萬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萬物生軋軋也。--《史記·律書》
又如:乙乙(難出之貌)
第二,次一等 [second]。如:乙部(古代群書四部分類法的第二部)
乙
天干的第二位,與地支相配,用以紀年、月、日 [the second of the ten Celestial Stems]
其日甲乙。--《禮記·月令》
甲乙。--《淮南子·天文》
乙yǐ
⒈天干第二位。也用作次序的第二。
⒉舊時樂譜的記音符號之一,相當於簡譜的"7"。
⒊打鉤 (〈表〉看書已看到該處,或某處文字有顛倒、脫落等)。
源字 起名用字参考
源:原字仿本义是指水流开始的地方。后引申指事物的来源。(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225790次)
源字出处:[康熙字典]:页639第16
源字的解释
源〈名〉
(形聲。從水,原聲。「原」有表義作用,指水源。本義: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同本義 [fountain head;source of a river]
或源也,或委也。--《禮記·學記》
祈祀山川百源。--《禮記·月令》
猶濁其源而求其清流。--《禮記·禮樂志》
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又如:源委(指水的發源和歸宿。引申為事情的本末和底細);源理(水的本源和支流)
來源;根源 [origin;source;cause]
啟生人之耳目,窮法度之本源。--《舊唐書·儒學傳序》
又如:源本(根本);源由(根由);源起(事物發生的根源)
源yuan
⒈水流開始流出的地方:泉~。河~。涓涓~水。飲水思~。
⒉事物的開始,根由:起~。病~。萬物之~。
⒊[源源]〈喻〉連續不斷:~ ~不絕。
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却乙源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2025年姓名测试却乙源算命,却乙源名字测试,测名字却乙源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却乙源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