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繁体:丁 拼音:dīng 五行:火 笔划:2 姓名学解释:憂心勞神,身弱多病,中年勞苦,晚年吉祥。 (吉)
【约】 繁体:約 拼音:yuē 五行:土 笔划:9 姓名学解释:多才巧智,清雅荣贵,中年成功隆昌,女人有爱情厄,教育界吉。 (吉)
【郑】 繁体:鄭 拼音:zhèng 五行:火 笔划:19 姓名学解释: (吉)
丁字 起名用字参考
丁:丁是天干的第四位。(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46460次)
丁字出处:[说文解字]:编号9696,第14卷下,丁部第1字 [康熙字典]:页75第03
丁字的解释
丁
(象形。金文象俯視所見的釘頭之形,小篆象側視的釘形。本義:釘子)
同本義。丁為「釘」的古字 [nail]
丁,鑽也。象形。今俗以釘為之,其質用金或竹,若木。--《說文》
又如:丁屐(底有釘齒的木鞋);丁子(蝌蚪。初生頭大有尾,如丁字)
小的立方體 [wad;small cubes of meat or vegetable](如肉、瓜果、蔬菜等割成的小方塊)。如:黃瓜丁;炒雞丁;羊肉丁
天干的第四位,與地支相配,用以紀年、月、日 [the fourt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其日丙丁。--《呂氏春秋·孟夏》
夏,四月,丁未,公及鄭伯盟於越。--《春秋》
能擔任賦役的成年
约字 起名用字参考
约:共同商定的事,共同议定要遵守的条文,又指简明,节俭。(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6620次)
约字出处:[康熙字典]:页944第25
约字的解释
约
(形声。从糸,勺声。糸是细丝,有缠束作用。本义:绳索)
同本义 [cord]
人寻约。――《左传》注
又如:寻约(八尺长的绳子)
共同商定的事,共同议定要遵守的条文 [agreement;appointment;pact]。如:约儿(字据;契约);和约;契约;条约如:约法三章
盟约;相期的诺言 [treaty of alliance]
负约不偿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约酬(契约,文券)
姓
约
缠束;环束 [bundle up;bind]
约之阁阁。――《诗·小雅·斯干》
约,缠束也。――《说文》
凡任索约。――《考工记·匠人》。注:“缩也。”
约绥约辔。――《仪礼·
约yuē
⒈〈古〉套,捆缚:~车。~紧。
⒉拘束,限制:~束。制~。
⒊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定~。条~。订~。公~。
⒋商定或预先说定的事:预~。如~。失~。
⒌请:~她来。特~。
⒍简明,简要:简~。
⒎节俭:节~。俭~。
⒏大概:~计。大~。
⒐数学上指简化分数,即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4/8可~为1/2。
────────────────—
约yāo
⒈称重量:把这袋米~一~,多少斤?
────────────────—
约yào 1.总要;纲要。
────────────────—
约dì 1.琴上圆形的星徽。
郑字 起名用字参考
郑: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一带;[郑重]殷勤。(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2650次)
郑字出处:[康熙字典]:页1271第12
郑字的解释
郑
(形声。从邑,奠声。从邑,与地名、邦域有关。本义:周代诸侯国名,姬姓)
同本义 [Zheng state]
郑,京兆县,周厉王子友所封。从邑,奠声。宗周之灭,郑徙缯洧之上,今新郑是也。――《说文》
至于南郑。――《穆天子传》。此旧郑也。
郑穆公使视客馆。――《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周西都畿内地。周宣王封季弟友(桓公)于此。在今陕西华县境。其后犬戎杀周幽王,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武公迁居东都畿内,都新郑,即春秋之郑国。战国时为韩所灭。又如:郑声(郑国音乐);郑风(《诗》十五国风之一);郑国渠(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
郑(鄭)zhèng
⒈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一带。
⒉[郑重]殷勤:千里故人心~重。〈引〉认真,严肃: ~重其事。
你想了解自己的名字丁约郑有何涵义吗?我们依据中华传统姓名学理论,提供2025年姓名测试丁约郑算命,丁约郑名字测试,测名字丁约郑预测名字与人生的关系,并且提供姓名查询解释,根据词典逐字解释名字丁约郑的含义。